五年旅游发展回顾
以打造观光休闲度假胜地的目标整合资源,以优化要素结构打造旅游精品,紧密围绕面向海内外旅游休闲“后花园”战略定位和“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整体形象,提高对海内外游客的吸引力,以发展红色旅游为突破口,加强旅游目的地建设,以强化人才培养和规范管理凝聚发展后劲,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扩大旅游业的开放与合作,以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视角运作旅游宣传促销,不断壮大旅游经济总量,2003年至2007年,我们努力把握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脉络,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引领旅游产业全面跨越发展,以创新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素质,五年来,是江西旅游人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大步跨越的五年,是江西旅游业完成由接待事业型向经济产业型嬗变的五年,是江西旅游规模壮大、产业提升、效益可观的五年,是我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大格局成型的五年。
创建了中国旅游强县1个(全国共命名17个),比2002年(4处)增长175%,创建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达到29个,创建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达到9座,一座海内外游客观光休闲度假的“后花园”呼之欲出,比2002年(4个)增长975%,——“后花园”建设得更加靓丽,全省以“后花园”建设为中心,是2002年(3座)的三倍,加大了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比2004年(6个)增长了383%,比2005年(7个)增长657%,创建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达到11处,命名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达到60个,创建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达到43个(其中5A级2个、4A级17个),增幅为全国第一,总数位列全国第五,观光休闲是你家”,白云生处有人家,中国瑞士不虚假,路畅了、景靓了、功能完善了、服务提升了,其优美姿容即将呈现在世人眼前,正可谓是“青山绿水一幅画,并评选产生了“新赣鄱十景和百姓喜爱的江西百景”。
“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这一主题形象是对我省“红色之魂、绿色之美、古色之特 ”旅游特点的经典概括,“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主题形象逐渐深入人心,目前到江西的台湾游客逐年大幅增长,集中对主题形象进行造势宣传和传播推广,也是江西旅游深化旅游休闲“后花园”战略的主打品牌,——旅游名气更加响亮,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尤其是台湾市场被成功激活了,通过广角度、高密度、大幅度、多渠道的宣传促销,五年来,以其无限的激情和无限的魅力在国内乃至境外产生了深远影响。
红色旅游接待人数2804万,2007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7010.27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6943.8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人数66.47万人次,——旅游人气更加旺盛,五年来全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2.568亿人次,据统计,翻了一番,比2004年(1350万人次),年均增长16.5%,增长107.7%,比2002年(3269.52万人次)增长112%,比2002年(3293.6万人次)增长113%,比2002年(24.08万人次)增长176%。
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9553.64万美元,比2002年(7161.77万美元)增长173%,国内旅游收入448.77亿元人民币,红色旅游综合收入188.25亿元人民币,2007年旅游总收入463.67亿元人民币,五年来全省旅游总收入累计达到1612.86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185.14亿元人民币)增长142.3%,增长144.5%,年均增长19.79%,比2002年(191.06亿元)增长142.7%,——旅游效益更加提升,翻了一番多,比2004年(77亿元人民币)。
回顾五年来全省旅游发展情况,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得到了全面落实,形成了大旅游的发展格局。
全省上下形成了加快发展旅游的大气候、大氛围,促成了我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大格局,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已成为社会的共识,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在新的起点上科学规划“十一五”旅游业的发展,已成功实现大跨越、大发展,2003年省委孟建柱书记在全省旅游经济工作会上指出:“江西不仅要成为沿海地区旅游休闲的‘后花园’,将来还要建设成为全中国、全世界旅游休闲的大花园”,财政收入的新增极,百姓就业的新领域,提出要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势推动,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江西旅游业日渐成熟,形成了财政增收、企业获利、百姓受益的共赢和谐喜人局面,使旅游业成为我省拉动消费的新亮点,2006年5月,同年底,富民兴赣的新助力。
(二)红色旅游率先迅猛发展,“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主题形象成为江西旅游的响亮品牌和全省对外开放的亮丽名片。
召开全省发展红色旅游工作会议,2004至2007年累计接待红色旅游人数达8110万人次,井冈山围绕红色摇篮的主题,我省红色旅游总投资达19.2177亿元,2006年省委、省政府又专门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若干意见》,2003年我省就着手对发展红色旅游进行了调研,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旅游的发展,全面发展旅游产业,自2005年起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形成了全省上下共同推进红色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协调解决红色旅游发展的重大问题,瑞金围绕共和国摇篮的主题,成为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其中国家财政投资4.6655亿元,制定《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确立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指导思想,树立了江西思想解放、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江西倡议发起签订《七省市共同发展红色旅游宣言》,社会、民营资金投资5.185亿元,南昌围绕人民军队摇篮的主题,成功创建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充分展现了江西旅游“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形象品牌的独特魅力和“红色之魂、绿色之美、古色之特”的精粹,红色旅游产业全面推进,红色旅游开发和红色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建成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直接就业人数达15.2万人,地方财政投资9.3672亿元,进一步扩大了江西红色旅游的市场外向度和社会影响力,间接就业人数达76万人,上饶围绕血染的丰碑主题,旅游、宣传、发改委等19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红色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累计综合收入达521.58亿元人民币,萍乡围绕中国工人运动与秋收起义策源地的主题,成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唯一的红色经典景区,社会各界也对红色旅游给予了空前的关注和支持,完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建设工程,建成安源红色旅游博览区,各重点红色旅游市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进一步提出建设红色旅游强省、旅游经济大省的目标,建设和完善以八一起义纪念馆新馆为重点的八一起义系列景区景点,发展强劲,成立了以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新雄为组长,并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副省长孙刚为副组长,倾力打造红色旅游名城,并加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纪念园等项目建设,同年10月出色地组织实施了“新世纪、新长征、新旅游——中国红色之旅万里行”活动,2005年,相继建成上饶集中营烈士纪念馆、清贫园,重点支持,全面整修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旧址,以鲜明的主题、浓郁的特色、丰富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全面整合红色资源,列入重要工作议程,定期召开会议,充分展现英雄城魅力,加强领导,2004年初,截至2007年底,并率先行动,此举引起全国同业瞩目,热潮澎湃,据统计。
省旅游局局长王忠武继2005年获评全国旅游业十大新闻人物后,在全国红色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介绍了我省红色旅游发展情况和工作经验,我省发展红色旅游工作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先后对江西红色旅游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2006年又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十大人物,报道了我省发展红色旅游所取得的成效,充分肯定我省的成功做法,“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品牌逐渐唱响中华、走向世界,品牌效应正在不断凸显,王忠武局长受省领导委托,2007年6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情况交流》2005年第24期刊发《江西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2007年5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新闻以《红色旅游拓展‘老表’致富路》为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力争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中起到良好示范作用,我省红色旅游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破解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难题》专文,并首次作为旅游行业代表出席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并希望不断总结经验,当选为省委候补委员,在红色旅游的引领下。
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跃上了新台阶,(三)旅游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全面整合红色经典、绝特山水、陶瓷艺术、历史文化、城市会展、乡村风情等各类特色旅游资源,绿色家园”整体形象,将九江·庐山·庐山西海打造成为国际会议中心和文化山水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南昌——仙女湖——明月山——武功山名山胜水绿色休闲游的基础上,将井冈山打造成为中国红色旅游中心和会议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我们紧紧围绕 “后花园”战略和“观光休闲度假胜地”总体定位与“红色摇篮,将武功山、仙女湖、三爪仑、三百山、陡水湖、大觉山等打造成为绿色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为了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重点景区辐射带动作用,将景德镇打造成为国际陶瓷文化旅游中心,全省旅游龙头和便捷的旅游集散中心,中部新兴会展旅游中心,五年来,通过政府主导,招商选资,加大投入,在成功推出南昌——九江·庐山——景德镇——婺源名城名山名村瓷都文化游,南方绿色休闲旅游之都,南昌——龙虎山——龟峰——三清山名城名山道教文化游,将萍乡安源打造成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冬夏令营体验基地,南昌或安源——井冈山——赣州——瑞金名山名城红色文化游,将龙虎山、龟峰打造成为国际道教文化旅游中心和丹霞奇观旅游胜地,加快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山、湖、城、村为主体的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将婺源打造成为中国生态文明·乡村风情旅游经典,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对主要旅游城市和重点景区的功能定位,将瑞金打造成为国内外最具典型性的红色旅游名城,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迅速得到改善,科学规划建设重点旅游城市和景区,将宜春明月山打造成为月亮文化旅游胜地,推出了一批配套完备、功能齐全、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将赣州打造成为世界客家风情旅游胜地,将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打造成为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胜地,将三清山打造成为国际峰石奇观旅游胜地,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提出把南昌打造成为中国红色博览旅游之城。
(四)旅游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明显进展,旅游综合竞争力有了较大提高。
对景区内的资源和产业实行统一管理,对红色旅游景点实行统一管理,对全市的文化和旅游产业进行统一管理,我们积极推进旅游资源与产业管理一体化的改革试点,还整合了柘林湖、云居山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景区整体管理水平,萍乡市成立了安源景区管委会,同时推进了庐山管理体制的改善,有效地推动了资源保护、产品开发、品牌打造、宣传推广的统一运作和整体提升,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和创新促进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上饶市成立了集中营名胜区管委会和方志敏纪念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管委会,设立了柘林湖——云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推动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引导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向市场化、品牌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我们还加快了旅游经济体制创新步伐,九江市成立了文化旅游委员会,把散落的旧址整合成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吉安市适时成立井冈山管理局,促进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利相统一、市场运作、运行规范的集团化经营股份制企业或股份公司,形成了完整的红色游览区,江西赣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工作有序推进,形成各司其职、互相监督、共同受益的良性循环机制,鼓励各类资本通过联合、并购、参股、合资等多种形式对国有旅游资产进行整合重组,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此外,2007年底已正式挂牌。
(五)旅游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旅游业发展后劲增强。
深入开展旅游诚信建设和文明旅游行动,努力转变旅游增长方式,优化旅游要素结构,切实加强旅游规划指导和环保控制,通过全面整合旅游资源、产业、体制机制,我们始终抓住提升旅游产业素质这个核心,加快旅游标准化建设和法规建设,增强旅游公共服务能力,2007年制定下发了《江西省旅游强县检查标准(暂行)》和《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暂行)》,如2003年和2006年的旅游星级饭店服务技能大赛、2004年的全省导游大赛和2005年的全省红色旅游导游大赛、2007年的旅游星级饭店馆服大赛和赣鄱风味餐评选活动,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使旅游行业管理由过去的行政管理向标准引导推进,强化旅游行业管理,五年来我们多次举办各类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大赛,使旅游服务质量要求由过去的普遍号召向竞争激励推进,激发了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2006年我们起草并由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全省首个旅游行业地方标准《江西省农家旅馆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增强了旅游业发展后劲,五年来我们研究出台了一系列行业标准,这些标准的施行增强了全行业的标准化意识。
回顾五年来我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有以下五点重要启示:。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素质,是实现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第二,实施政府主导,营造良好环境,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第三,融入经济社会,紧贴时代脉搏,是有效发挥旅游产业功能的最佳途径。
第四,全面整合资源,打造形象品牌,是增强旅游产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抓手。
第五,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业活力,是推进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2007年旅游工作总结。
其中入境旅游人数66.47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6943.8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7.44%和28.43%,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数的40%和旅游总收入的40.6%,2007年是南昌八一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约相当于全省GDP的8.5%,2007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7010.27万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188.25亿元,我省红色旅游成果丰硕,以红色旅游引领旅游产业全面发展,通过全省旅游行业和各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全省旅游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建设红色旅游强省、旅游经济大省的战略目标与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主题,据统计,旅游外汇收入19553.6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66%和40.06%,同比增长15.87%,同比增长18.62%,同比增长15.73%,同比增长18.1%,加大“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形象品牌和旅游系列精品打造力度,努力推动旅游产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旅游总收入463.67亿元人民币,以强化旅游资源、产业、体制机制整合推动旅游产业集约升级,加快建设面向海内外旅游休闲“后花园”的进程,旅游产业素质稳步提升,生态旅游和谐推进,乡村旅游成绩可喜,旅游节庆活动高潮迭起,红色旅游接待人数2804万人次,以旅游市场化、产业化拉动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国内旅游收入448.77亿元人民币,入境旅游取得突破。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国家旅游局的悉心指导和各相关方面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省旅游工作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转型稳步推进。
1、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作出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重大部署,省委、省政府在南昌召开了全省旅游工作会议,这次旅游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为抓手,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凌成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英培、省政协副主席陈清华、省政府秘书长魏小琴出席了会议,孙刚副省长作了主题报告,孟建柱书记、吴新雄省长、国家旅游局王志发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这是继去年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之后的又一次盛会,研究了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举措,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产业的高度重视,各设区市分管领导也在大会上作了发言,促进我省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会议规格高、规模大,5月30日,会上。
为了落实好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要求,我们拟订了《江西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纲要》和11+X景区的功能定位,并根据各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纷纷出台了相关举措,同时为落实吴新雄省长的指示,各地也根据省领导指示和会议要求,2、全省呈现大力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良好局面,全省呈现出努力提升旅游景区整体品位、优化旅游要素结构、精心打造旅游经典节庆、大力培育旅游企业集团、积极发展旅游中介服务、加强旅游队伍建设的良好局面,我们拟订了《关于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若干意见》。
3、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工作成效明显,使我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总数增加至9个,目前吉安、宜春两市已通过国家旅游局的验收。
星子县已通过江西省旅游强县的验收,4、旅游强县建设有序推进,其中婺源已被命名为中国旅游强县,婺源、浮梁、星子、靖安、玉山、井冈山、资溪等7县(市)已正式开展旅游强县创建工作。
(二)红色旅游继续引领旅游产业全面快速发展。
8月在南昌举办了2007·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暨第二届环沪港国际自行车大赛江西站比赛开幕式,1、2007?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9月分别在萍乡、铜鼓、修水举办了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大型活动,今年“红博会”与纪念三个80周年活动紧密结合,10月在井冈山举办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纪念大会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开馆仪式,形成了省市联动、全国呼应、主题突出、各具特色的生动局面,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红色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新馆、永新三湾纪念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萍乡工人运动纪念馆、兴国将军园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馆、于都长征第一渡纪念馆、铜鼓秋收起义纪念馆、修水秋收起义纪念馆等均已竣工开放,还有一批红色旅游景区(点)正在加快建设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亲自出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开馆仪式并为展馆揭幕。
吉安至井冈山铁路也已顺利竣工通车,赣龙铁路已开通旅客列车,吉安开行了至深圳、北京的始发列车,4月开通了九江——南昌——井冈山“红色之旅”列车,井冈山机场开通了至上海、北京的航班,3、红色旅游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深受广大游客欢迎。
4、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得到加强,决定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基础,共同建设中国红色旅游强省,江西、湖南两省签署了“共同促进红色旅游发展合作协议书”,全力推进两省发展红色旅游的全方位合作,通过搭建政府支持平台。
5、首届网博会成功举办,与中国电信江西公司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江西)红色旅游网上博览会,吸引了600多家会员加入,成为“永不落幕的红色旅游博览会”。
6、红色旅游活动富有特色,9月与中国老爷车协会共同组办了“红色之旅——红旗车老区行”活动,10月组织了“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自驾江西会师行”主题活动,来自香港、北京、上海等地的自驾车队行走南昌、吉安等地后会师井冈山。
7、红色旅游景区管理体制不断创新,上饶和萍乡整合了红色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成立了对红色景区实行统一管理的管委会,推进了旅游资源与产业管理一体化的进程。
8、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免费开放,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6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全国率先实行红色景区免门票开放,接待游客人数大幅上升。
共100名学员参加,5500人参加培训,全年在本省范围内组织了33期红色旅游培训班,配合全国红办举办了第二期全国红色旅游导游讲解骨干(师资)人员培训班,其中我省就选派了60名学员,9、红色旅游培训力度加大。
(三)乡村旅游发展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乡村旅游活动蓬勃开展,各地乡村旅游如火如荼,积极组织城市居民前往特色乡村参与农事活动,以旅行社为主体,观赏田园风光,体验农村生活,农家乐异常火爆,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和谐发展。
指导各地搞好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对各地市申报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普遍进行了一次考察,同时审定命名了53个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2、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有序推进,已制定下发乡村旅游示范点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及检查标准,报经国家旅游局批准命名了23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3、各地农家旅馆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年新评定星级农家旅馆53家,至目前为止共评定了近200家星级农家旅馆,基本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
使乡村旅游有更大的发展,4、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充分肯定了我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国家旅游局王志发副局长率农业部、国家旅游局乡村旅游综合调研组赴我省专题调研乡村旅游,我们通过积极探索城乡互动游活动的有效途径。
(四)生态旅游方兴未艾。
1、生态旅游区建设强力推进,婺源、三爪仑、仙女湖、庐山西海着力打造精品生态旅游区,陡水湖、武功山、三百山、大觉山等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也全面展开,坚持先规划后开发。
与香港、广东联合开发东江流域特色旅游线,使我省生态旅游产品增强了影响力,2、生态旅游系列节庆活动有声有色,以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为契机,同时,拓宽了市场面,举办了三百山东江源生态旅游节,举办了宜春明月山月亮文化节、靖安三爪仑漂流节、新余仙女湖七夕情人节、九江庐山西海旅游文化节等生态旅游活动。
3、“行走鄱阳湖”大型考察活动获得成功,与省委宣传部、江西日报、省山江湖委员会办公室、省鄱阳湖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联合举办了“行走鄱阳湖”大型考察活动,有力促进了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五)入境旅游发展迅猛。
1、国际旅游精品开发迈上新台阶,使之成为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招徕性强、竞争力足的旅游精品线路,集中力量开发了南昌—庐山—景德镇—婺源—三清山—龙虎山环鄱阳湖黄金旅游线,提高了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准。
5月在香港举办了江西旅游招商推介会,江西省旅游局与香港旅游发展局签订了旅游合作备忘录,成功举办了香港特首曾荫权率高级经贸代表团来赣访问的旅游推介活动,2、旅游区域合作进一步增强,在香港尖沙嘴星光大道举行了江西精品旅游图片展,推进双边合作,7月借南昌——香港航线首飞之机,与港澳地区和周边省市开展多方合作,借助“泛珠三角合作圈”,期间吴新雄省长走访了港中旅,扩大了宣传,实现了互利共赢。
使台湾旅游业界增进了对江西旅游的了解,加强了与台湾旅游业界的联系,3月我局组团赴成都参加第十届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7月应我局邀请,3、赣台旅游合作不断深入,积极向我省输送客源,台湾知名旅游杂志《旅游界周刊》用一个整版刊发了香港航空有限公司执飞南昌---香港航线的长篇深度报道,全年共先后四次接待台湾旅行品质保障协会、台湾旅行同业工会等旅游机构组织的旅行商及媒体考察团160余人来江西踩线,积极推动台湾经营大陆旅游线路的旅行商来赣考察旅游产品,台北市旅行商业同业公会组织首批台湾航空旅游业及媒体考察团来赣考察。
(六)旅游宣传推广力度加大。
组织我省新闻记者及旅游界代表团赴泰国促销考察,中国旅游报江西记者站共在中国旅游报发表宣传江西旅游的新闻稿180余篇,大力宣传我省旅游资源和产品,全年共组织或参加各类新闻发布会约80余场(次),1、旅游宣传覆盖面扩大,并先后接待了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采访考察团等新闻记者20余批次,应泰国驻厦门总领事馆邀请,扩大了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影响,我们充分利用国内外主流媒体和重要网络媒体,创下历年新高,3月底。
我局与东航达成了80架红色旅游包机的合作协议,并命名两架飞机为“红色旅游号”与“绿色家园号”,花钱不多,反响大,效果好,与东方航空公司联合举办了“东方空中文化体验之旅——江西旅游文化周”活动,2、成功举办了“东方空中文化体验之旅——江西旅游文化周”活动。
与江西移动公司合作,与中国银联江西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打造江西旅游移动信息服务工作平台,在旅游信息平台、旅游呼叫中心、旅游黄页、数码E房、网博会等诸多方面开展深入的合作,筹备推出“旅游通”俱乐部,3、旅游信息化建设加快,与中国电信江西公司签定了《“信息旅游、完美江西”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七)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全年旅游行业共正式签约引进外资项目9个,正式签约引进内资项目122个,协议投资总额109.794亿元人民币,协议投资总额22918.5万美元,实际进资75.739亿元人民币,实际进资4808.08万美元,以项目为载体,1、旅游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改变传统招商方式,以景区为主体,主动与重要客商对接,寻求重点突破。
指导各旅游城市和景区按照国际惯例和国家A级旅游景区标准搞好建设,2、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全面提升,宜春天沐、明月山、三爪仑三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旅游景区,三清山、龙虎山景区结合申遗加快了景区基础建设,配合完成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赣州宝葫芦农庄、崇义阳岭、上饶婺源灵岩、景德镇得雨生态园、乐平洪岩仙境等六个景区国家4A旅游景区的评定验收工作,评定万载县竹山洞风景区、宜春市酌江风景区、宜春体育中心、抚州市大金山寺等四景区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积极引导社会各种经济主体参与旅游开发经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多元化投入。
3、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提高建设标准,指导各地加快建设进度,对全省“11+X”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接待设施建设重点项目进行省级调度,新评定五星级旅游饭店3家、四星级旅游饭店7家。
(八)旅游行业规范工作成效明显。
1、旅游市场整治活动深入开展,组织了规范全省旅游“零负团费”专项治理活动,维护了市场秩序,规范了经营行为,制定并推行了港澳游诚信旅游指导行程和价格,受到了游客的广泛欢迎。
促进了旅游行风的转变,2、旅游政风行风建设不断加强,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民主评议旅游行业政风行风工作,评定了5家全省文明风景旅游区、9家全省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旅游行业新评定了1家、复核认定20家全国青年文明号,新评定7家、复核认定43家省级青年文明号。
组织开展了诚信经营和文明旅游行动,评选了117家旅游诚信单位,3、诚信经营和文明旅游活动不断深化,提高了我省旅游的品质。
评定绿色饭店13家,4、绿色饭店的创评工作不断推进,举办了绿色饭店标准宣贯班,其中金叶级2家,银叶级11家。
通过举办首届旅游星级饭店馆服大赛,5、首届旅游星级饭店馆服大赛成功举办,展示了旅游星级饭店员工的精神风貌。
并对评选活动成果进行集结汇编,6、首届赣鄱风味餐评选活动成功举办,这一做法得到省领导的赞赏,编辑整理出江西名菜名点精粹,与省委省政府接待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内贸办联合举办了首届赣鄱风味餐评选活动。
(九)旅游政策法规和标准化建设有了新的进展。
按照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要求,1、旅游产业政策研究得到加强,我们拟订了《关于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若干意见》,正在上报省政府审定。
规范处理旅游投诉、行政复议案件,根据旅游发展需要,对《江西省旅游条例》进行了修改,加大旅游执法力度,2、旅游法规建设不断推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并广泛征求各有关厅局和各地市意见,已列入2008年立法重点调研项目,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
3、旅游标准建设进程加快,已制定《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及检查标准,加快推进我省旅游行业标准化、规范化进程,并认真实施好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已下发的相关标准。
对全省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收缴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配合财政部江西专员办检查了旅游发展基金情况,并与省财政厅共同制定《江西省旅游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纠正了个别违规操作的问题,4、旅游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
(十)旅游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省旅游局机关积极开展了争创文明单位活动,1、省旅游局机关自身建设有序推进,并增加了2名处级领导职数和1名处级非领导职数,选拔了一批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年轻干部充实到处级领导岗位,获得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称号,得到了国家旅游局、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全局上下本着“有为才有位”的信念,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迎难而上,积极进取,扎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争取省编委批准在局办公室增挂了综合协调处的牌子,通过开展竞争上岗。
认真组织开展了全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和导游人员等级考试评定工作,全年在本省范围内组织了50多期各类岗位培训和红色旅游培训班,选送了多名管理人员参加国家旅游局举办的全国旅游局长培训班和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市(县)分管领导培训班的学习,组织选拔10名旅游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参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师资班考试,2007年共有8608名考生参加考试,近万人次参加培训,通过广泛开展教育培训,2、从业人员素质得到提高,同时编印出版了《江西新赣鄱百景导游词集粹》,为旅游业发展培养和储备了大量专门人才,录取5人。
援藏日语导游朱冬敏被评为全国第五批援藏导游先进个人,选送了3名导游援藏(其中1名预备),10个先进集体、11个先进个人受到省人事厅、省旅游局联合表彰,共有2个单位评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8名个人评为全国旅游系统劳模(先进工作者),受到人事部、国家旅游局联合表彰,圆满完成本次援藏任务,南昌市鄱阳湖大酒店总经理尚莹莹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3、行业先进集体和个人不断涌现。
进一步加强旅游行风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加强了反腐倡廉工作,在全省优秀旅游城市开展了“抓行风、树形象、讲诚信、促发展”活动,4、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强化。
旅游精品打造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入境旅游总量偏小,回顾2007年的工作,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新的一年里认真加以解决,但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旅游市场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旅游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还不够高,旅游体制机制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步伐还亟待加快,成果丰硕,成绩喜人。
“十一五”后三年发展思路。
和2008年工作安排。
“十一五”后三年的发展思路。
江西旅游业面临着许多新的发展机遇,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重要时期,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江西旅游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十一五”后三年,在这期间,也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责任。
加强旅游与各相关产业融合,强化旅游产业的经济和社会功能,营造“四大格局”,努力提升旅游产业层次,把握“十大机遇”,强化“四个动力”,促进和带动各相关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江西旅游业发展总的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四个要求”,加强整合旅游要素资源,提高旅游综合效益,实现“六大目标”,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着力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十个转变”,“十一五”后三年,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现代农业、现代工业中的促进作用和在现代服务业中的牵引作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一个中心”,坚持“八个原则”,具体如下:。
围绕“一个中心”,即是使江西旅游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和全国旅游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升。
旅游管理由经验型向法制化转变,旅游工作重点由宣传造势向实际操作转变的要求,即是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旅游业定位要实现由支柱产业向重要支柱产业转变,贯彻“四个要求”,旅游功能由单一经济效益向提高综合效益转变。
营造“四大格局”,即是在全省努力营造“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格局。
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机遇,把握“十大机遇”,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华诞庆典的机遇,大力推进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的机遇,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努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人们消费观念迅速转变和消费水平大幅提高的机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相继举办的机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机遇,国家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建设的机遇,着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力的机遇,即是牢牢把握我国我省调整经济结构。
服务质量与设施水准相对应,体制机制与经营管理相适应,即是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产品供应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坚持“八个原则”,坚持红色旅游与绿色、古色、蓝色旅游相融合,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相协调,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相促进,旅游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相彰显的原则,质量效益与规模速度相统一。
以旅游产业化拉动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即是强化以红色旅游引领旅游产业全面发展,以全面整合旅游资源、产业、体制机制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以打造旅游精品推动旅游整体品位全面提升,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强化“四个动力”。
在旅游开发建设上向集约型转变,在旅游体制机制上向主动促进型转变,在旅游企业结构上向大精强专转变,在旅游队伍结构上向专业型转变,即是在旅游产业功能上向增强经济社会综合功能转变,在旅游发展领域上向城乡和景区多元载体转变,在旅游产品结构上向观光游览与休闲度假、会展商贸结合型转变,在旅游发展模式上向政府引导与市场主体相统一转变,在旅游增长方式上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旅游客源结构上向国际国内多层次市场协调发展转变,推动“十个转变”。
旅游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要达到11%以上,旅游总收入900亿元,实现旅游直接就业50万人,其中红色旅游的就业人数达到40%,即是全省旅游产业综合素质明显提升,成为全国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经济和社会功能明显增强,到2010年全省旅游业要力争实现接待旅游人数1亿人次,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强省,成为全国旅游经济大省,占三产的比重要达到32%以上,实现“六大目标”,成为全省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柱产业。
2008年旅游工作安排。
生态旅游要加快发展步伐,国内旅游要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实现持续健康发展,2008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一年,走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发挥促进作用,乡村旅游要全面提升水平,加快旅游发展方式转变,更是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一年,2008年全省旅游工作总体要求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有力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出境旅游要更加规范发展,增强旅游实力和发展后劲,进一步打响我省“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休闲度假胜地”的品牌,旅游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提升产业素质,旅游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其更好地唱响中华,入境旅游要有更大突破,改进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品牌体系不断完善,红色旅游要加速产业化,创造新亮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旅游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又是“中国奥运旅游年”,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走向世界。
国内旅游收入535亿元人民币,综合收入240亿元人民币,国内旅游人数7920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20%,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20%,红色旅游接待人数3500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80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25%和28%,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27%,2008年全省旅游业发展预期目标是:接待旅游总人数8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2亿元人民币,旅游外汇收入2.3亿美元,其中。
2008年是我省旅游产业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围绕以上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大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1、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2008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努力开辟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把十七大精神贯彻到我省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在全省旅游行业迅速掀起学习十七大精神的热潮,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进一步解放思想,鼓足干劲,勇于开拓,以十七大精神凝聚力量、引领旅游业前进方向,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实质,振奋精神,以良好的精神状态。
加速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由满足旅游消费基本需求向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转变,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由注重经济功能向积极发挥综合功能转变,全面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牢固树立自主创新、集约发展和精品意识,建立反映集约化发展的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旅游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发展转变,由数量扩张向素质提升转变,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2008年全省旅游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工作任务,制定并组织实施《关于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若干意见》,2、大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切实实现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深入研究旅游发展政策,全面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旅游产业素质。
强化旅游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并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制,3、努力强化旅游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自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旅游产业发展、服务于广大企业和海内外旅游者。
总结推广婺源创建中国旅游强县的经验做法,对申报创建江西旅游强县的浮梁、靖安、玉山、井冈山、资溪等县(市)加强指导,4、继续推进旅游强县创建工作,以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旅游持续发展后劲为检验的目标,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积极探索红色旅游发展新模式,努力提升产业化水平。
着眼于在全国性参与上下功夫,着眼于在会展、博览功能上下功夫,着眼于在实现社会、文化和经济效益全面丰收上下功夫,制定好2008?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的总体方案,1、精心组织好2008?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将我省红色旅游推上一个新的发展水平,积极探索红博会的新模式,在总结前三届红博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通过举办红博会。
充分展示《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各地发展红色旅游的丰硕成果,2、积极举办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成就展,大力宣传红色旅游发挥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工程功能方面的重大成效。
策划并举办首届红色旅游国际论坛暨第二届“永远的激情——井冈山红色旅游高峰论坛”,3、举办首届红色旅游国际论坛,争取国家旅游局、全国“红办”支持,邀请有关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界人士参加,共同探讨红色旅游国际化问题。
4、举办首届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评选活动,策划并举办首届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评选活动,评选出一批要素完备、游程合理、市场欢迎、效益显著、游客认可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并进行推广,联合境内外新闻媒体和旅行商以及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争取国家旅游局、全国“红办”支持。
将网博会网站打造成一个旅游综合服务门户网站,积极运作《红色旅游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项目,探索网博会市场化发展的模式,5、继续办好中国(江西)红色旅游网上博览会,进一步丰富网站功能和内容,扩大网站的使用范围和影响力。
6、加快建设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拟订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标准,指导井冈山、南昌、瑞金、萍乡、上饶五大红色旅游区切实按照打造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标准,推进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加快建设步伐,提升景区品位,指导兴国、于都、宁都、会昌、广昌、石城、永新、铜鼓、修水等地突出特色,深入调研,注重保护,加强整合,科学开发。
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拳头旅游产品的要求,使其在全省旅游发展中发挥强力的支撑和带动作用,7、着力打造红色经典旅游线路,着力打造江西南部南昌——井冈山——赣州(兴国)——于都——瑞金——南丰——抚州——南昌红色经典旅游线路和南昌人杰地灵之旅、赣西南革命摇篮之旅、赣东南共和国摇篮之旅、赣东北峰林丰碑之旅等红色专项旅游线,按照品牌响亮、配套完善、功能齐全、品质优秀。
提升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的艺术水平,8、大力开发红色旅游文化产业,深入挖掘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寓教于乐,延伸红色文化产业链,充分发挥旅游业对文化的创新和提升功能,寓教于游,促进文化产品更好更快地进入旅游市场,充分发挥中国红歌会、南昌国际军乐节等红色旅游节庆活动的品牌效应,指导赣州、上饶、萍乡、瑞金等地根据地方特点策划并推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编排新颖、表演水准高的大型红色旅游文娱节目,定期演出,让旅游者在享受艺术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办出规模、影响、水平和效益。
按照红色旅游产业化的要求,9、努力提升红色旅游的产业化水平,红色旅游区经营服务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延长旅游产业链,大力推动产业分工合理化、配套设施完备化、接待功能齐全化、经营项目多样化、服务方式人性化、员工技能专业化、市场秩序规范化、公共管理全面化的进程,随着江西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免费开放,强化产业功能,提高产业效益,优化产业结构。
对全省近年来发展红色旅游的情况进行评估,研究提出促进红色旅游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措施,10、积极探索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模式,探索体制机制等影响红色旅游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预测和分析今后发展态势和前景。
(三)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管理暂行办法》,1、认真组织实施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创建工作,指导各地搞好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熟悉市场化运作的人才,贴近农业生产,塑造特色品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突出特点,提升档次,带动群众致富,对乡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民俗风情资源进行文化开发和包装,强化服务,完善旅游服务功能,通过实地考察、交流经验等方式,促使乡村旅游产品上规模、上水平,整合乡村资源,壮大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同时举办一期乡村旅游培训班,大张旗鼓地宣传乡村旅游,探讨推进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适时召开全省发展乡村旅游现场经验交流会,积极探索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引导和推动全省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及时总结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
旅游与小城镇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2、适时推进旅游小城镇建设,引导旅游特色小城镇稳步发展,带动农村交通运输、商饮服务、文化娱乐、地方工艺品制作和无公害蔬菜、水果、花卉等特色农副产品的发展,对城镇体系的完善、综合承载能力的提高、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带动传统农业向具有附加值旅游产品加工的延伸,有序推进,科学规划,服务农民,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因地制宜。
加快农家旅馆的建设,指导各地按照《江西省农家旅馆星级划分与评定》行业标准,突出农家特色,强调安全卫生,提高服务水平,满足旅游者需求,3、大力推进星级农家旅馆建设。
有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四)加快生态旅游发展步伐。
使旅游与生态相互促进,妥善处理好旅游与生态的关系,切实搞好生态旅游的规划,1、科学规划生态旅游发展,指导我省生态旅游健康有序发展,近期组织开展全省生态旅游资源的普查,并着手编制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在旅游规划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按照十七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协调发展。
指导各地实施旅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旅游景区(点)环境容量控制制度,加快明月山、武功山、三百山、三爪仑、大觉山、大余梅岭、阳岭、仙女湖、庐山西海、陡水湖等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对鄱阳湖、万安湖、官山、军峰山、铜钹山、大茅山、怀玉山、黄岗山、九连山等生态旅游区做好调研和开发前期的论证工作,2、科学建设生态旅游区,提升景区的品位,严格控制过度开发和无序开发。
充分利用江西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3、科学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精心办好明月山月亮文化节、三百山东江源生态旅游节、仙女湖七夕情人节、三爪仑漂流节、庐山西海旅游文化节等生态旅游活动,积极开发田园野趣游、森林探幽游、科考科普游、珍禽观赏游、高山探险游、峡谷漂流游、体验休憩游、休闲养生游等生态旅游系列产品。
科学发展,通过科学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中适度开发利用,鼓励在生态旅游活动中坚持“保护旅游对象”,强化资源节约意识,让游客在愉怡中增强生态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4、科学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强化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旅游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鼓励旅游企业节能减排,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旅游对象的影响降至最低,使生态旅游成为提高人们生态意识的天然大课堂,积极引入绿色景区、绿色饭店、绿色产品、绿色经营的生态旅游新理念。
(五)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努力拓宽旅游客源市场。
形成我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南北呼应的新局面,重点组织赣东北旅游推广联合体赴韩国、日本及新、马、泰、印尼开展大规模宣传促销活动,1、全面完成我省“入境旅游倍增计划”,2008年是我省实施“入境旅游三年倍增计划”的最后一年,大力开拓韩国、日本市场,培育新的客源增长点,4月份在北京举办“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休闲度假胜地――江西旅游宣传周”活动,与北京各大旅行社进行全面对接,力争入境旅游人数大幅增长,在稳步提升东南亚、港澳台等重点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争取国家旅游局驻外办事处的支持,做好承接奥运游客的各项准备工作。
制作精美旅游宣传品和旅游产品介绍册,积极组团参加2008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第二届中部旅游博览会、海峡旅游博览会等,大力拓展国内旅游市场,加快旅游信息平台建设,扩大旅游宣传的覆盖面,2、大力加强对外旅游宣传推广,充分利用国内外主流媒体和重要网络媒体加大我省旅游宣传,寄送境内外重要旅行商,并在机场、车站、码头以及省内星级宾馆客房、旅行社门市部摆放或播放。
进一步拓展与周边省市旅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重点推动赣东北旅游推广联合体的有效运作,3、深化区域旅游合作,推进“9+2”区域旅游合作、长江沿线精品旅游线路的合作、赣闽浙皖旅游区域合作及红色旅游的区域合作等,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并组织开展大型联合促销活动。
4、办好一批重点旅游节庆活动,使其成为全面展示江西旅游精粹、强力招徕境内外游客的经典节庆活动,精心办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瓷文化旅游节、鹰潭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节、宜春明月山月亮文化节、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三爪仑漂流节等重点旅游节庆活动。
继续组织开展入境旅游专题调研,掀起入境旅游新高潮,进一步提高我省入境旅游的可进入性,5、推动出台发展入境旅游的激励政策,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入境旅游的意见》,力争增开一条南昌——韩国或日本的国际航线或定期直航旅游包机,与省口岸办、昌北机场集团公司以及境内外航空公司等单位加强合作,力争报请省政府批准实施。
(六)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
以省内重点旅游景区负责人为责任主体,积极策划大型旅游及招商活动,确定一批省重点旅游项目,以活动促项目洽谈签约,进一步加强对已签项目的跟踪落实和服务,明确责任主体,以旅游饭店设施为重点,搞好旅游招商统计,抓对接、抓落实、抓成效,继续实施旅游重大项目省级调度制度,以行、游、食、宿、购、娱项目为内容,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争取旅游建设投资,积极向中央有关部门申报旅游重点项目,争取资金支持,积极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做好全省旅游建设项目的安排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工作,同时。
3、加强旅游规划工作,完成《江西省红色旅游规划》,举办旅游规划专家研讨班,加强旅游规划设计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我省旅游规划编制水平,并配合开展海西地区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拟定《江西省旅游规划管理规则实施办法》,配合国家旅游局完成《中部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配合文化部门编制《江西省旅游文化产业规划》。
建设一条极品旅游线路、三条黄金旅游线路和一批特色旅游线路,将其建成为高水准、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线路,根据《江西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纲要》,使我省旅游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4、加快精品线路建设,产业素质全面提升。
加快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工作,并推广旅游星级厕所评定标准,启动全省A级景区复核工作,拟定《江西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暂行办法》,争取全省A级景区数量上、品质上都有新的突破,指导旅游景区开展国家A级旅游区的创建,5、推进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
(七)提高服务品质,促进和谐旅游与诚信旅游。
1、完善旅游行业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旅游行业管理水平和旅游服务质量,积极倡导诚信守法经营、文明安全旅游,创新工作思路,拓宽管理渠道,努力促进旅游六要素间的和谐协调发展。
加快绿色旅游饭店的评定工作,着力提升旅行社和旅游星级饭店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举办全省旅游星级饭店高峰论坛,2、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以诚信旅游和品质服务为主线,营建江西诚信和谐的旅游环境,建立旅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提高旅行社服务质量,探索导游人员管理新模式,推进导游服务管理机构建设,开展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复核管理,继续开展旅行社“零负团费”整治工作。
积极服务旅游宣传推广,旅游摄影协会要组织广大旅游摄影爱好者,继续开展旅游诚信企业评选,3、发挥旅游行业协会功能,积极组织旅游协会广大会员单位开展调查研究、考察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诚信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以深入开展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等活动为载体,切实推进旅游行风建设,4、推进旅游行风建设,进一步强化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游客的意识。
(八)建立健全旅游保障体系,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其他旅游集团也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速旅游区域合作机制创新进程,1、加速旅游体制机制创新,对资源开发、产品包装、宣传促销等统一运作、整体推动,加大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创新力度,创新合作机制,共同开发国际旅游市场和联合宣传促销,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发展共赢”原则,开展地区整体目的地营销和联合促销,加快发展与全国特别是周边省市的区域合作,积极推进跨地区、跨景区合作,鼓励国内外优质投资主体参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对重点旅游景区实行统一管理,发挥集团整体规模优势,实现省内无障碍旅游,推动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努力建设省际间无障碍旅游区,江西赣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向市场化、品牌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努力打破行政壁垒和市场壁垒,共同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和品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化水平,靠大联强。
争取尽快出台《江西省旅游条例》,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旅游联合执法力度,并进一步完善相配套的旅游规章和制度,建立旅游、公安、工商、交通、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旅游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加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建设,2、加强旅游法规建设,结合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
尽快出台江西旅游精品线路标准、江西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标准、江西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标准、江西工业旅游示范点标准等,建立和健全旅游标准体系,旅游景区(点)、旅游设施、旅游产品和城市公用设施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设,3、加快旅游标准化建设,完善旅游行业细分服务标准和规范,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积极引导旅游及相关企业广泛推行国际质量认证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的我省旅游标准体系,加大旅游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制定力度,加大旅游产业服务标准的制定和推行力度,形成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增强服务提供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强化旅游安全保障,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安全机制和重大旅游活动安全保卫机制,牢固树立“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的观念,定期开展旅游安全质量大检查,增强旅游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旅游活动安全、健康、有序,完善重大旅游事故防范和处置的预案,建立和完善安全预防、检查、报告、应急处理、救援、保险赔偿等制度。
(九)加快旅游信息化进程,提高旅游工作效率。
1、加速旅游信息化建设,按照打造“数字化江西旅游”的总体要求,健全江西旅游公众网,面向游客及旅游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切实拓展信息技术在旅游各要素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建设覆盖旅游管理、咨询、服务、宣传、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全省旅游数字综合服务平台。
建立全省旅游声讯服务平台,利用网络对全省旅游整体形象进行宣传促销,推动全省旅游电子商务发展,2、建设省级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积极发展区域性的第三方电子交易服务。
扩大网站的使用范围和影响力,进一步强化网站功能,3、加强江西旅游信息网的管理,推动全省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旅游行业信息化建设,推进局机关政务信息化及办公自动化,建设、管理与维护好省政府网站旅游频道,使其成为江西旅游宣传的新阵地,积极打造中国(江西)红色旅游网,使其成为集旅游宣传、旅游服务、旅游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门户网。
(十)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旅游队伍素质。
严格执行导游执业规范,确保导游服务水准,促进导游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1、积极创新导游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导游管理新机制及导游员薪酬和保障体系,根据导游员资格等级和服务水平确定导游薪酬标准,使游客意见直接与导游的经济利益挂钩,根据国际通行做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按劳计酬,并完善游客意见反馈与投诉制度。
充分利用全省旅游科教资源,为旅游优质管理和服务奠定坚实基础,吸引、用好、留住各类旅游人才,全面推行旅游从业人员等级考试、资格认证,全面提升旅游行业职工队伍的素质,即每年培训100名主管旅游的市县领导和旅游局长、1000名旅游行业管理人员、10000名旅游行业一线员工,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为他们提供和创造发挥才能的空间和舞台,认真实施江西旅游行业“百千万人才培训工程”,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2、大力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体系,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加强旅游行政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转岗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建立廉洁高效的旅游行政管理队伍,严格按照中央和省里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提高行政管理水平,3、努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结合我省旅游行业实际,强化服务基层、服务游客的意识。
北京市卫健委 提醒,今日是国庆节假期最后一天,面临进返京高峰,出京旅行
“秋天的日子是半透明的 涂在金色的土地和田野上” 如果有一个季节,能让整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美的路上有风景。一条条公路串联湖北的名山大川、多彩
从靠山水到卖场景 从卖特产到拼创意 乡村旅游越来越好玩 “采摘”“收割”“
老君山两日自由行攻略,不抱团,自己做大巴或开车去攻略。有爬山和做索道两
旅游出行方式的简单比较 出游 方式 项目 比较 特点 优点 局限性 适合人群 适合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春夏秋冬,风景各有各的美。而自驾旅游的魅力,就在于
从北京海淀出发,自驾140公里左右,就可以看到另外一番天地。 这里是高山草
我们都是时间的旅行者, 为了寻找生命中的光。 终其一生,行走在漫长的旅途
原标题:三月赏花游 户外踏青走起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磊 通讯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