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简介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3-12 09:36

沅陵旅游收入

车牌代码: 湘N 渡 口: 五强溪码头 文昌码头。

沅陵

沅陵县简介

乾元元年(758年)改卢溪郡为辰州,县属辰州,县属辰州,县属辰州,县属辰州,十三年(1735年)改为辰永靖兵备道,隶湖南布政使司,隶湖广布政使司,县属辰州府,县属辰州府,嘉靖十二年(1533年)湖北分守道驻沅陵,改辰州路为辰州府,县、州地随属马楚,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吴王朱元璋遣徐达克辰州路,改辰州为卢溪郡,改辰州为辰州路,隶江南道,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天下为15道,县属辰永靖道,改称辰沅永靖兵备道,隶辰沅永靖兵备道.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封建王朝结束,县属卢溪郡,乾隆元年(1736年),改为辰州,治沅陵,治沅陵,治沅陵,立辰州卢溪郡军事,贞观元年(627年),隶湖广行中书省,唐武德二年(619年),三年县地隶武平军节度使(治武陵),宋乾德元年(963年),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五月,封辽简王朱植第十七子朱贵谲为沅陵王,分设湖南布政使司于长沙,历134年,萧铣部将董景珍以沅陵郡降唐,受封楚王,明洪武九年(1376年)革元行中书省,清康熙三年(1664),宋知辰州吕文兴降元,天宝元年(742年),宣德八年(1433年),传122年无子除,雍正八年(1730年),隶黔中道,隶荆湖北路,南唐灭马楚,置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分天下为10道,历后唐、后晋、后汉无变,属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辰、锦、叙等州归顺,县仍属辰州府,先后为刘言、王进逵、周行逢所据,马殷据湖南。

民国25年,民国10年废辰沅道,县属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年裁府恢复沅陵县,县属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县属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6年,民国27年,民国29年,民国31年,治沅陵,治沅陵,治沅陵,治沅陵,全省划分10个行政督察区,设湘西绥靖处于沅陵,县属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署,全省划分9个行政督察区,置省府湘西行署于沅陵,民国24年7月,绥靖区增至25县,划为5个行政督察区,辖第八(驻永顺)、第九(驻沅陵)、第十(驻洪江)3个督察区,辖19县,湘西绥靖处改为湘西绥靖公署,县属沅泸辰溆区行政督察专员办事处,府仅辖沅陵县地,分置4个督察区,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撤销湘西行署,县直属湖南省,废沅陵县存辰州府,属辰沅道。

黔阳地区改称怀化地区行政公署,县属怀化地区行政公署,1949年9月8日,1952年8月,黔阳专区改称黔阳地区,县属黔阳专区,撤销湘西行政公署及其所辖3个专区,1950年1月1日,沅陵县改属芷江专区,1997年改属怀化市,县属沅陵专区,湖南省临时人民政府在沅陵设置湘西行政公署,改名黔阳专区,辖沅陵、会同、永顺3个专区,1968年,1981年,芷江专区迁驻黔阳县安江镇,12月,沅陵县人民政府成立,王振宗任书记,张子祥任县长。

2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怀化市北端,沅水中游,处武陵山东南麓与雪峰山东北尾端交汇处,地理坐标:东经110°05′31″~ 111°06′27″,北纬28°04′48″~29°02′26″,东与桃源、安化相连,南接溆浦、辰溪,西与古丈、泸溪、永顺毗邻,北与张家界交界,素有“湘西门户”、“南天锁钥”之称。

占全省总面积的2.86%,县境南北袤106.6公里,是全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总面积5850.21平方公里,东西广90.5公里。

地势地貌

最早受武陵、雪峰运动的影响,继后受印支、燕山等多次造山运动的波及相继隆起,并在长期的水流浸蚀、切割和新构造运动的作用下,沅陵县境在古地质史上,全境保留着大面积的元古界、震旦系以前的板岩地 层,形成南北高起,中间陷落的沅陵谷地地貌。

自借母溪乡赵家山马头垴起,主要山脉有凉水界、盘龙山、锅锅垴、贵竹山、堡子界、雷家包等6大支脉,西起九龙山,主要山脉有九龙山、洪山界、圣人山、王尖、苦菜界等5大支脉,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至雷家包,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余座,由西北向西南集倾斜,百多座山峰,逶迤长达103公里,绵延102公里,武陵山北部地处境内,境内山峦重叠,东至苦菜界,海拔1355.3米,海拔45米,沅陵县最高点圣人山主峰,西起凉水界,近百座高山,东至桃源县境,山岭多系马头形,朝东北、西南向开口的地貌特征,俗有“四十八个马头下桃源”之称,最低点界首沅水河面,溪河纵横,地形复杂,沅酉二水纳百川,纵贯全境,呈现两山夹一谷,雪峰山南部延伸入境,。

水文

其中流域面积在3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河466条,流域面积在3平方公里以下的溪河有444条,境内年平均降水总量为90.46亿立方米,地表径流总量为54.4亿立方米,四级支流30条,五级支流5条,境内地表水来自外来客水和大气降水所产生的地表径流,入境客水为517.6亿立方米,二级支流219条,三级支流134条,属一级支流78条,人平均有地表水9761立方米,纳大小溪河910条,水系以沅水为主干,呈树枝状,总长3888.55公里,为湖南省人平占有水量的2.5倍。

地下水已开采量2274.47立方米,县内地下水量,主要取决于天然补给量,沅陵县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83亿立方米,储存量8.06亿立方米。

还有井泉洞水6307处,境内地下水类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包括碎屑岩裂隙水和浅变质岩裂隙水)、碳酸岩类岩溶水等,主要分布在县西南太常至舒溪口乡沅水河谷一带,以及乌宿、北溶、麻伊??、麻溪铺、凉水井、官庄等区和筲箕湾、张家坪、火场、军大坪等乡镇,此外,排水量7.2亿立方米。

气候

因而气候差异大,垂直立体气候变化明显,主要气候特点表现为:四季分明,沅陵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热量充足,雨水集中,严寒期短,暑热期长,夏秋多旱,由于东西地形复杂的影响,且森林植被覆盖程度不一。

太阳高度角较大,地面接受太阳光能量有所减少,县境太阳辐射量(光量)属中低纬度区,山区因云雾较多。

1月温度最低,极端最低气温―13℃,沅陵县平均气温为16.6℃,出现在1977年1月30日,变化幅度在25.9~29.6℃之间,变化幅度在2.1~6.9℃之间,年际变化幅度在15.8~17.8℃之间,极端最高气温40.3℃,温度最高在7月,出现在1972年8月27日,平均27.8℃,平均4.7℃。

县境地处全省降雨中心安化县的西侧,年降雨量居怀化地区之首,平均为1440.9毫米,变化幅度在958.8~2047.8毫米之间。

3行政区划

2000年,沅陵县辖7个镇、42个乡、3个民族乡:沅陵镇、沃溪镇、五强溪镇、明溪口镇、麻溪铺镇、凉水井镇、官庄镇、太常乡、白田乡、沙金滩乡、丑溪口乡、栗坡乡、舒溪口乡、乌宿乡、清水坪苗族乡、棋坪苗族乡、落鹤坪乡、高砌头乡、筲箕湾乡、用坪乡、池坪乡、坳坪乡、竹园乡、苦藤铺乡、郑家村乡、张家坪乡、张家滩乡、渭溪乡、荔枝溪乡、杜家坪乡、马底驿乡、楠木铺乡、长界乡、黄壤坪乡、北溶乡、深溪口乡、肖家桥乡、落坪乡、大合坪乡、七甲溪乡、火场土家族乡、军大坪乡、筒车坪乡、枫香坪乡、高坪乡、清浪乡、洞溪乡、陈家滩乡、七甲坪乡、蚕忙乡、楠木乡、柳林汊乡。

沅陵县撤并18个乡镇,沅陵县委、县政府决定对部分乡镇实行区划调整,乡镇由52个精简到42个:将官庄、军大坪等18个乡镇撤并调整为8个乡镇(其中蚕忙乡并于七甲坪镇),沅陵县原辖60个区乡镇,2004年,650个行政村,总人口64万,县域面积5852平方千米,是湖南省版图最大的县,4月,报经省民政厅批准。

2004年底,沅陵县辖8个镇、31个乡、3个民族乡。

2006年,沅陵县全面完成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辖23个乡镇,包括沅陵镇、五强溪镇、官庄镇、凉水井镇、七甲坪镇、麻溪铺镇、筲箕湾镇、明溪口镇、太常乡、盘古乡、二酉苗族乡、荔溪乡、马底驿乡、楠木铺乡、杜家坪乡、北溶乡、深溪口乡、肖家桥乡、大合坪乡、火场土家族乡、清浪乡、陈家滩乡、借母溪乡。

4自然资源

山地资源

面积占沅陵县的72.7%,沅陵县山地总面积582550公顷,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山区县,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和禽畜的饲养,为发展林业、农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森林资源

并拥有一批有待开发的经济价值很高的特有树种,在各种野生动物中,40.8%的山地土壤由板页岩风化而成,自然肥力较高,有药用动物100多种,土壤类型多样,保水保肥力较强,树种繁多,海拔400-600 米的山地面积大,栓皮栎、芳香油类、木本野生药材等林副产品丰富,沅陵县拥有松脂资源2000多吨/年,县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酸碱度适中,含有机质较多,发展林业条件优越,有乔、灌、木质藤本植物111科,310 属1004种森林植物种群。

水能资源

国家八五重点工程- -五强溪水电站修建在该县境内.2006年,沅陵县拥有五强溪、凤滩、高滩等3座大、中型水电站,纳大小溪河910条,沅陵县水能资源丰富,居湖南省第一.境内地表水来自外来客水和大气降水所产生的地表径流,水系以沅水为主干,呈树枝状,总长3888.55公里。

矿产资源

已探明主要矿产有黄金、硫铁矿、铅、锌、锑、钨、铜、金刚石、重晶石、石灰石、煤、石煤等,目前正在开采的有黄金、硫铁矿、锑、钨、铜、金刚石、铅、锌、石灰石、石煤等,主要探明的储量铁矿1.2亿吨,其中大型矿床3处,中型矿床14处,已探明的有金、钨、铜、锑、 铅锌、 硫铁等20余种,居全国前10位的有磷矿、石煤矿,居全国前五名的有石煤矿产,石煤400亿吨,石灰石100亿吨,产地17处,已探明储量的矿种达11种。

5人口民族

境内户口统计最早于明万历十三年(1615),沅陵有7369户,57659人,明末清初,屡遭兵燹,特别是清康熙十七年(1678),吴三桂部与清军于辰龙关对峙两载,远近百姓900余口逃散四方,部分村落,人口锐减。

比明万历四十三年减少3万人,净增人口34.69万人,37.456万人,县内总户口达47530户,又丁口税摊入地亩内征收,清都察陆院颁布人丁征役、纳税五十年丁册为准,平均每年增加人,隐报漏丁现象减少,康熙五十一年(1712),至嘉庆二十一年(1816),人口渐增,人口发展呈徘徊状态,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沅陵县仅27659人,丁税收政策既除,“嗣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此后,社会基本稳定,但于由“笠税数倍于邻近州县”,农民不堪负担,因而轻弃田庐,逋逃异乡,雍正元年(1723),131年内。

人口上升到39.75万人,沅陵县部人口为35万人,34年,09万人,11万人,10年、14年两度大旱,大量人口迁入,“其数不下三四万人”(民国版《沅陵县志》),1949年户口统计,迁入人口陆续返回原籍,比民国28年增5,城乡饿死者约2万人,民国初期,民国九年(1920),人口减至30,战祸频仍,人民惨遭屠戮,田土失收,加上外出逃荒未归者,抗日战争期间。

沅陵县人口吓降到33.9452万人,年平均增加4900人,5年间共增加83864人,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9万人,上升到36.47万人,1952年,但至1957年,1961年,人口上升甚快,59564人,虽因1953年行政区划变动,人口再生产能力增强,人口生产出现负增长,越来越多每年增16700人,“一五”时期,划归辰溪、大庸和溆浦三县共14424户,新中国建立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改善,加上未开展计划生育,总人口仍上升到38。

沅陵县人口为59.2954万人,第年人口平均自然增长5642人,15年时间,1962年,到1976年,1977―1987年,到2006年,逐渐推行计划生育,增加速度过快,计划生育工作被列为基本国策,年均以28.74‰的速度递增,沅陵县总人口65.03万人,人口生产失控,人口管理趋向法制化,人口问题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出现持续15年生育高峰期,县内人口回升,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初期,此年,1987年末,80年代后。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2.58‰,常住人口为58.81万人,死亡率为6.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9‰,2013年末沅陵县总人口为66.43万人,其中,城镇19.71万人,农村39.1万人,[9]。

民族

沅陵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与散居并存的多民族的县,县内有部分谢、袁、萧及土家族的田、覃、杨三姓人民即于西晋时来县定居,楚武王三十七年(前704),楚国势力开始越长江南下,逐渐成为多民族地区,沅陵在远古即有人类居住,西晋“永嘉之乱”后,其后,经历代开发,“开濮地而有之”,秦灭楚置黔中郡,郡治在今县城西窑头,留居的官兵中有汉人与土著人杂居,晋朝廷曾规定:偏远夷地,不输贡赋,或徭役全免,故流入者渐多。

曾于沅陵置辰州都督府,一部分退避山林,一部分与外来汉族人民杂居,自江面避乱徙沅陵,曾一度采取羁縻政策,随唐之际,随军游宦者,顶踵相接,苗、瑶、土家族等民族,宋代为使少数民族归服,元至正七年(1347),白族钟氏三兄弟及子侄(祖籍云南省),于西关溪子口和东关佘家桥定居。

明代对少数民族地区,嘉庆八年(1803)常德回民马新盛、凤凰回民郑大勋先后迁县定居,有些兄弟民族同胞来县避难定居,于县西北棋坪设拱辰营,唯县西、西南、西北的深溪、酉溪、舒溪、杨溪、荔溪、丑溪、耍溪、蓝溪流域,清廷视为苗地,驻重兵以防苗,这些地区,县内城区附近与汉族杂居的少数民族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逐渐融合,亦以镇压为主,镇抚结合,清代,仍有大部分人保留与苗族相似的语言、风俗、服饰,自称“果熊”,曾划入“乾嘉苗民起义”时的“苗疆御览图”,抗日战争时期。

县内众多的苗族、土家族等居民被登记为汉族,苗族等15个少数民族共61022人,县内苗、土家、侗、布依等15个少数民族,县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申报:火场乡成立土家族乡,清水坪、棋坪乡成立苗族乡,到1982年止,其中苗族34935人,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1985年,至1987年,土家族22043人,侗蒙、水、回、高山等民族37 人,只登记到3782人,恢复改正部分人的民族成份,沅陵县有汉族53.193万人,白族135人,由于历代封建王朝对“五溪”少数民族的岐视,新中国建立后,又有一些侗族、蒙古族等干部因工作迁徙而来。

到2006年,沅陵行政区划调整结束,少数民族乡只有两个:火场土家族乡、二酉苗族乡,共有少数民族人口36.46万人。

6交通

高速公路

1、杭瑞高速(国网编号G56)沅陵段,设有官庄、马底泽、沅陵、筲箕湾四个出口,东接常德、西连湘西州,横穿我市北部的沅陵县,境内长103公里,是常吉高速公路的一部分,2008年底建成通车,一个综合服务区。

南至辰溪县火马冲接娄怀高速公路,接杭瑞高速公路,2、沅陵至辰溪高速公路,经辰溪县城,北起沅陵县筲箕湾,全长约45公里,已列入“十二五”建设规划,准备启动前期工作。

研究布置张家界至新化高速公路沅陵段前期工可筹备工作相关事宜,沅陵县召集各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会议,将推动沅陵县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发展,会议要求: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提供相关资料,张家界至新化高速公路沅陵段将途经该县火场、大合坪、清浪、家滩、官庄等乡镇,该项目已列入国网“十二五”规划,2011年9月27日,2011年,为项目的申报工作做好各方面的准备,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办已正式委托省交通勘察设计院进行工可设计,带动县域经济整体发展,力争在沅陵境内修建3个互通口,搞好整个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3、张新高速,据介绍,该高速路的建成,同时通过辐射效应,[11]。

7经济

沅陵县地区生产总值141.56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5.2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5.2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1.01亿元,增长13.6%,增长4.6%,增长13%,比上年增长12.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4195元,2012年,其中,按照常住人口计算。

沅陵县地区生产总值155.78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6.5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5.4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3.72亿元,增长2.6%,增长12.3%,增长6%,比上年增长9.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6525元,2013年,其中,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三次产业比重由去年的10.8:67.3:21.9调整为10.6:67.7:21.7。

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份额为10.73%,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4.2%,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24亿元,比上年增长8%,比上年增长21.65%,全年累计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6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5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47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份额为12.09%,全年沅陵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3.36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71.75%,同比增加16.52%,[9]。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0.07亿元,同比增长2.6%,同比增长3.8%,同比增长0.8%,同比增长8.8%,同比增长10%,农业产值为14.7亿元,林业产值为3.88亿元,牧业产值为6.9亿元,渔业产值为1.64亿元,沅陵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7.19亿元,同比下降0.6%,2013年,其中。

沅陵县专业合作社达179家,全年新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6家,我县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家、市级13家、五星级休闲农庄2家,新增中药材基地1500亩,新增蔬菜基地2200亩,总面积达6.9万亩,茶园总面积达到8万亩,低改3800亩,低改4000亩,全年完成新开茶园7000亩,新增标准化猪场2个,新吸收合作社会员1020人,创省级示范社1家,新增能繁母牛100头,沅陵县网箱养鱼控制在4.1万口,完成油茶植苗5000亩,目前。

第二产业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2013年沅陵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同比增长11.9%,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00.22亿元。

全年资质内建筑业实现产值13.86亿元,同比增长40%,全部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9%。

第三产业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67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36亿元,同比增长12.9%,同比增长14.8%,同比增长16.6%,同比增长13.2%,同比增长1.5%,同比增长13.9%,分地域看,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82亿元,零售业零售额28.3亿元,餐饮业零售额4.51亿元,住宿业零售额0.4亿元,2013年沅陵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邮政业务总量2815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3007.98万元,同比增长5.54%,同比增长17.3%,同比增长3.3%,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822.98万元,其中。

全年共接待游客234.3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23%。

8社会事业

教育

沅陵县各级学校在校学生58400人,小学学生34853人,其中民办职业中学3所,民办幼儿园110所,民办中小学、补习学校2所,在校学生894人,在校人数762人,在校人数2235人,沅陵县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0.7%,民办培训机构6所,小学14所(中心小学),其中高中学生8086人,初中学生15461人,社会力量办学(含幼儿园)121所,2013年末沅陵县拥有高中5所(含职中1所),初级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1所,在园幼儿10123人。

52个学校实施食堂改造项目,初中工程共建设面积7440平方米,校安工程共建设面积5000平方米,3所薄弱学校得到改造,完成8所合格学校建设任务,实施村级小学建设项目14个,总面积7210平方米,总面积1900平方米,总面积9484平方米,面积2800平方米,维修改造面积6720平方米,对19个幼儿园进行改造,共建学校教师周转房206套,2013年沅陵县共投入教育资金1.25亿元。

特岗67名,委培32名,免费师范生7名,比去年增加41人,2013年沅陵县二本及以上上线人数达463人,共补充187名教师,直招23名教师,全年公招58名教师。

科技

争取上级科技计划项目7项、获经费支持32万元,筛选下达本级科技计划项目15项,先后将8个项目纳入科技项目库,其中发明专利8件,利用“送科技下乡”等一系列科技培训活动向群众发放各类实用技术资料1万余份,实用新型专利23件,授权专利35件,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51件,2013年沅陵县科学技术支出达到732万元,接受培训达3000多人次。

文化

沅陵县有广播电台1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农村27130户,2013年末沅陵县共有文化馆1个,县图书馆开展“送书下乡、科技服务周”活动,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全年共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0场次,电视台1座,公共图书馆1个,有线电视用户50户,数字电视26470户,县民间音乐戏曲传承中心组织“送戏下乡、演艺惠民”演出70场次,县电影公司放映农村公益电影5555场,博物馆1个,沅陵县共有农家书屋498家,为群众免费赠书3500册,其中。

卫生

2013年末沅陵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35个,报告传染病发病率375.3/10万,报告死亡4人,公共卫生管理所23个,沅陵县执业医师680人,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14个,沅陵县共有病床位3458张,全年甲、乙、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2477例,注册护士1025人,执业助理医师540人,村卫生室390个,23个卫生院,死亡率0.61/10万,农村(区)医院1个。

社会保障

另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484.2万元,发放最低城市生活保障资金4830.27万元,发放最低农村生活保障资金2965.9万元,另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资金492.1万元,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20.08万人次,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30万人次,2013年。

增加64人,企业离退休参保人员9523人,机关养老保险人数14405人,比上年增加2231人,比上年增加645人,比上年增加291人,比上年增加1076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4080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26681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629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15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业人口总数达50.58万人,沅陵县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34884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登记人数为2.4万人,2013年年末沅陵县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登记参保人数为73851人,参合率达到98%,与上年持平,与上年持平。

9风俗文化

巫傩文化

巫傩文化分巫教文化、傩文化两个部分,巫傩文化,实为祭祀文化,亦称巫教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巫教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祭祀盘古,傩文化提倡信奉神明,宣扬因果报应,内容包括还傩愿、傩戏、傩技表演等。

明香节

“降香”,又名“跳香”、“明香大会”,明香节是沅陵人祭祀盘古的特有形式,曰降香……”,村寨内一般都建有一座名叫“太”(汉译为庙) 的顺梁屋,“太”的门边一般书有“造化乾坤恩禄远,于每年秋后的十月十五至十六(盘古辰日)举行,明香时,《辰州府志》风俗卷十四载:“十月朔日剪纸为衣,全寨人集中于此,具酒肴奠于祖茔……是月望日农家祀五谷神,有的叫“丰登殿”,供奉着尊面目狰狞的吃斋的,“五谷”木雕神像(传说,每神管一天,故有神),劈开日月世泽长”楹联,殿堂阴怖,平常为摆老人棺材和乞丐窬夜的场所,欢乐两天。

傩戏

所以傩戏一般都有宗教、神话的内容,傩戏表演要戴上木制面具,傩戏,傩戏是傩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正剧前后都有程序化的法事活动,是由傩、傩祭、傩舞发展而来的,又称傩堂戏,它原本是一种驱逐疫鬼的古老的巫术活动,面具是这个剧种最突出的特色,因为它是作为宗教与艺术长期混合的产儿,逐渐增加娱乐性成分,在中国古戏曲中成为一块活化石。

傩技

傩技是傩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在民间祭祀活动中,主要有上刀梯、踏火海、踩火犁、衔红铁,吐红火、吃竹签、下抽锅、吃瓷瓶、藏龙卧虎等,福建、湖北、云南等地流行的傩技,巫师门把祭祀和高难度技艺作为祭祀前的表演,一是表现先人的农耕文化中的娱神娱人竞技本领,以增加祭祀的神秘感,形式略有差别,其原意,二是以其高难的动作,达到驱邪逐鬼和为人解厄除难的目的,傩技有三四十种,内容大体相似。

上刀梯

上刀梯(上刀山) 在坪坝里立一根高高的旗杆,杆上交错插着数十把锋利的长刀,刀刃向上,寒光逼人,由一巫师从下到上赤着脚板攀登,巫师一边吹着牛角号,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如走平川般爬至杆顶,真乃难以置信。

龙舟文化

沅陵传统龙舟赛历经上下几千年,早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已形成“偷料”、“关头”、“赏红”、“抢红”、“砸船”、“两大观点”、“三大流派”等一部厚厚的“沅陵龙舟经”,沅陵赛龙舟源于远古,盘瓠后,相传是为纪念五溪各族的始祖盘瓠,构成了博大精深的湘西沅陵传统龙舟文化,其子孙按照当地巫祭习俗,划龙舟游弋沅水为其招魂。

沅陵龙舟文化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沅陵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至今唯一的“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称号,沅陵龙舟赛被誉为“当代农民最大的体育盛事”,并指定沅陵为全国传统龙舟大赛赛场,沅陵县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全国龙舟邀请赛,2002年,同年。

鸟文化

沅陵县鸟文化主要与火场土家族乡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山寨古址,主要盛行于县内具有”中国鸟乡”之称的火场土家族乡,沅陵鸟文化是沅陵土家人兴起和传承的最具特色的文化,“地下明珠”和“地下迷宫”之称的无源洞风景区)和浓厚的民族舞蹈、山歌小调等民俗风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长征遗迹,并越来越兴盛。

山歌号子

沅陵山歌腔调繁多,沅陵山歌已进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沅陵的劳动号子有数十种之多,异彩纷呈,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歌词朴实、想象奇特、比喻巧妙,生动鲜 活,最著名的当属“船工”、“车水”和“盘木”三大号子。

方言

县内方言,分汉话和乡话两类。

东南部片以怡溪话为代表,分布在原官庄区境内怡溪流域,以洞庭溪话为代表,分布在原麻溪铺区的舒、杨二溪流域和原太常区的丑溪流域及乌宿区的酉溪流域,即东南部片、南部片、西南部片、西北部片、东北部片,区内五强溪、怡思溪、大别溪流域的原麻伊??、柳林汊、黄壤坪乡语音接近桃源语音,分布在原麻伊??区和原官庄区的黄壤坪乡一带,朱红溪上游语音带有张家界(原大庸)话口音,以县城话为代表,以舒溪话为代表,以深溪话为代表,分布在原乌宿区内的明溪流域和军大坪、北溶两区境内,分布在原凉水井区蓝溪流域和原麻溪铺区荔溪下游,明溪话兼永顺口音,俗称“死客子”,俗称“蝴蚂闹”,又带有桃源和安化口音,南部片,西南部片,西北部片,东北部片,带有慈利口音,各地语音差异较大,但在夷望溪流域,其语音粗犷豪放,带有辰溪、泸溪话音调,洞庭溪,是县内各族人民的共同语言,其原七甲坪、蚕忙、楠木乡一带的语言,沅陵汉话,属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由于地域关系,大体可分为五个方言片,发音清晰柔和朴实,多带下滑儿化尾声,多团音,古为通往慈利的陆路交通要道,古汉语音韵犹存。

即原麻溪铺全区和原太常区的舒溪口、栗坡、丑溪口乡,原乌宿、落鹤坪、高砌头、深溪口、张家滩乡的部分村组,沅陵乡话,以及原沙金滩、太常、白田乡的大部分村组,原凉水井区的渭溪乡,讲乡话的人口约23万,是乡话区内人民自己使用的语言,主要分布在县西南酉溪、丑溪、舒溪、杨溪、荔溪流域,原乌宿区的棋坪、清水坪乡,占沅陵县总人口的40%。

10风景名胜

形成了独特旅游景观,五溪湖融湖光山色于一体,给崇山峻岭的大山区筑起了一座烟波浩瀚、仅次于洞庭湖的高峡平湖--五溪湖,处沅水中游,形成多处罕见的峰林异景,沅陵旅游风景区位于湖南西北部,嵌以久负名胜的古刹、山寨、茶园等人文景观,系武陵、雪峰两大山脉交汇地,面积210 平方公里,景区沟壑纵横,悬崖绝壁,峰俊石奇,直刺云天,五强溪电站的兴建,尤以二酉山、凤凰山、河涨洲、壶头山、夸父山等更为瑰丽。

夸父山

高500――700米不等,在石峰群里最显眼,俗称“大撑锅崖”,中间还有三座小崖石俗称“小撑锅崖”。

凤凰山

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沅陵县城沅水南岸,它北临沅水,因名凤凰山,海拔200米,山势奇异,风光灵秀,石壁如削,东西南三面,连接起伏如涛的峰峦,其形状有如凤凰展翅,山上凤凰寺,始建于明代,由大佛殿、送子殿、弥陀阁、观音堂、玉皇楼等建筑构成,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38年,2004年被国家评为3A级旅游景区,爱国将领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于沅陵凤凰山古寺内达一年之久,沅陵凤凰山因此为中外所知。

黔中郡古城遗址

遗址位于沅陵县城西二十里的窑头村,据考古发现,古城遗址占地面积达11万平方米,曾相继出土了大量的秦砖汉瓦和鬲、钵、豆、罐壶及铜戈、铜剑、铜箭簇等兵器。

每一座墓就是一座山,其半数以上超过长沙马王堆汉墓,在黔中郡古城遗址东南面山顶聚集有40余座巨型战国至汉代墓,最大墓面积相当于马王堆汉墓的5倍,据中科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和湖南省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专家组采用地质雷达等国际先进的科技手段初步查明。

此外,四周还有大大小小战国、汉代的平民墓1000多座,这一浩大的秦始皇时代城池和千余座古墓葬,构成了一幅大秦时代的历史画卷。

辰州三塔

龙吟塔

龙吟塔位于县城东河涨洲,因洲旁水声似龙吟而得名,塔高42米,是湖南省现存最高、保存最完整的石塔。

龙吟塔各层檐下的装饰不拘一格,据清同治十一年《沅陵县志》和清道光二十年碑文记载,龙吟塔建于明代,形成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溶合了明、清两代建筑风格,道光二十九年建成七级宝塔,塔内置有旋梯直通塔顶,1996年元月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装饰精巧、典雅,有石制的斗拱、佛像等,且溶入了湘西地方特色,塔身结构严谨,整体造型完美。

凤鸣塔

底层直径4米,檐角微翘,檐面布筒板瓦、檐口施勾头滴水,门嵌横额“凤鸣塔”,凤鸣塔位于城东沅水南岸香炉山顶,高25米,底层正南开圆拱门,明万历中,辰州知府毛允让倡建浮屠七级,清道光三十年(1850)重加修理,塔身置八方形台基上,八方七层,泥灰饰葫芦宝鼎。

鹿鸣塔

故有“野鹿含花”之说,鹿鸣塔位于沅水北岸常安山顶,又整修鹿鸣塔成七级”,鹿鸣塔由此得名,清同治《沅陵县志》载:“鹿鸣塔,传说曾有一只野鹿,七级,道光二十九年重建龙吟塔碑文载:“建龙吟塔所剩余钱,口含一枝野花,常在山中鸣叫,始建年代不详,半塔残破,屡建屡塌,”。

12地方荣誉

1、全国文明县城

2、国家卫生县城

3、革命老根据地

4、全国绿化模范县

5、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

6、中国传统龙舟之乡

7、中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名城

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借母溪

9、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

10、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百强县。

11、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 国内哪条公路最美国内哪条公路适合旅行
  • 黑龙江旅游产业带建设扎实推进
  • 旅游实用英语出行
  • 走遍世界旅行这些伴手
  • 感受鼓浪屿风情
  • 国内冬天最美几个城市国内冬天旅游哪里好玩
  • 重庆这样安排三日才能安逸
  • 山东电视台体育频道旅游天下节目介绍
  • 陇西县旅游景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收费标准
  • 一天时间怎样玩转太原晋祠路线安排游玩推荐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