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文化旅游局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4-21 10:50

旅游局规划处

各区文旅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现将《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印发2020年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厦门市文化旅游局

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工作要点。

聚焦“抓招商促发展”中心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为高起点构筑新兴文化产业强市和高品位打造国际滨海花园旅游城市贡献文旅力量,紧紧围绕提供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这个中心环节,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不断提升文化和旅游领域治理现代化水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产业发展,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之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牢牢守住政治底线和安全底线。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组织党员干部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在厦门》等读本,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巩固主题教育成果,落实主题教育整改任务,作为全部工作的主题主线,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一)加强政治理论武装,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做到学深悟透、以学践行。

进一步压实党建工作责任,(二)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切实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机构改革后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党建活动,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党组主体责任,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化文明创建工作,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各基层党组织书记“一岗双责”,围绕市委市政府“爱心厦门”建设,广泛开展各类创先争优及志愿服务活动,坚持以上率下、以机关带系统,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

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好文化和旅游领域意识形态阵地,加强舆情研判和宣传舆论阵地管理,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建立健全党组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机关处室和局属单位抓落实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三)抓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单位党的建设整体工作部署、纳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认真落实每年两次向市委专题报告意识形态工作、两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至少学习一次意识形态工作内容等要求,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扎实开展所属事业单位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检查考核。

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进行严肃整治,(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干部队伍纪律建设,持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整治以及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环境,运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持续抓好巡视问题整改,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重点领域,坚决查处单位和个人涉嫌违纪违法行为,开展党风廉政教育。

二、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为疫情防控期间游客退费等提供政策依据,成立市文旅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强化源头管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活动,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组织市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及时妥善处理旅游投诉纠纷,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出台政策,组织线上文旅产品供给,规范定点酒店管理。

有序推进文旅行业复工复产,(二)有序推进文旅行业复工复产,指导督促公共文化场馆、旅游景区、文化经营单位等文旅行业领域防控措施落实,根据疫情形势发展,为疫后产业复苏和快速发展练好“内功”,落实便民利企措施,延长《印刷经营许可证》有效期限,积极开展文旅从业人员线上培训学习活动,简化审批事项办理流程。

为旅游企业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三)落实落细文旅企业扶持政策,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为我市文旅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坚定发展信心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组织落实邮轮奖补、旅行社暂退服务质量保证金、旅行社组织赴境外旅游包机空载损失补贴、相关租金、税费减免或延期等政策,协同有关部门及时出台行业扶持政策,组建“厦门旅游行业法律服务团”,降低文化旅游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梳理各项扶持政策办事指南,统筹利用各类补贴补助,协调及时兑付各类奖补,做实做细政策兑现服务,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帮助渡过难关、实现稳定发展。

培育扶持康养旅游、研学旅行、影视旅游、婚庆旅拍、小剧场演出等文旅消费新产品新项目,(四)引导文旅企业“化危为机”,指导企业开展疫中疫后宣传促销工作,推动企业“化危为机”,组织文旅企业围绕“春暖花开?康来厦门”主题,谋划疫情期间催生的线上娱乐、线上旅游等数字文旅新业态发展,加快开发一批适合家庭团组需求的文旅体验消费新模式,迎接疫后文旅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提升我市文化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突出包装康养休闲线路产品,设计以康养为主题的针对性产品,精准有序开展线上线下宣传促销活动,推出星级酒店社区服务、美食外送服务等创新产品,按照“先市内、后省内、再全国”的“三先三后”步骤,通过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

三、加强顶层设计融合引领

制定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十四五”发展规划,推进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强化《厦门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2019-2035)》落地实施工作,组织实施《厦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厦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逐项推进落实,(一)编制实施重要规划,宣传并贯彻落实《厦门经济特区旅游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指导推动集美区、思明区等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细化明确路线图时间表。

全面落实自贸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工作,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积极落实“五级十二同”审批服务规范化,(二)深化“放管服”改革,以“证照分离”为主线,依托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积极实现旅行社、导游证、营业性演出审批全网办理,进一步简化流程,压缩时限,力争更多事项实现“一趟不用跑”“全流程网办”。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做好高层次人才申报和认定,为文化艺术人才引进培养营造良好政策环境,鼓励支持文化艺术人才申报个人专场展演展览或到高校进修,为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大干部培训力度,用好用足现有优惠政策,积极推动厦门文化名家有关政策修订实施,(三)强化人才支撑,推动旅游产业高层次人才参加各类研修培训。

四、推动文艺事业提质增效

(一)加强舞台艺术创作规划,推动舞台精品创作持续繁荣发展,围绕主题(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建党100周年、第八届福建省艺术节、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谋划未来三年创作规划,积极围绕金鸡百花电影节,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争取创排一台舞蹈诗、一台歌仔戏、一台交响乐,组织策划经典影视作品音乐会,助力节庆活动。

创排传统歌仔戏《陈三五娘》等,创排精品剧目,选送优秀群众文艺节目参加第十四届福建省音乐舞蹈节活动,重点打磨提升歌仔戏《侨批》、音乐剧《鼓浪如歌》、舞蹈诗《厦门故事》等三台重点剧目,(二)加强艺术精品创作,鼓励和引导市属文艺院团创作红色题材、军旅题材剧(节)目,积极创作抗击疫情、扫黑除恶等主题小戏、小节目不少于60个,争取2个节目获奖,力争参加文旅部举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展演,组织文艺工作者围绕中心工作。

积极对接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推动闽南文化走出去,积极对接中演院线、保利院线和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重点推动歌仔戏《侨批》、高甲戏小剧场版《阿搭嫂》、音乐话剧《雁叫长空》及音乐剧《鼓浪如歌》进行商演,(三)拓展文艺创作展演渠道,联合打造小而精的南音驻场文旅剧目,通过“政府+公司”模式。

(四)深化文艺院团内部机制改革,研究制定市属文艺院团“一团一策”内部机制改革方案,激发文艺单位发展内生动力,认真落实《厦门市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创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直属文艺院团(中心)文艺创作生产外聘主创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积极推动出台《关于深化我市地方戏曲专业艺术表演人才队伍机制改革实施方案(送审稿)》。

力争2021年上半年建成投用,力争2021年初建成投用,(五)加强文艺生产保障,加快建设闽南戏曲艺术中心和厦门艺校四期工程等重点项目,艺术学校四期工程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4000万元,其中闽南戏曲艺术中心项目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7000万元。

五、提升文旅公共服务质效

制定出台《厦门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2020-2035)》,推动在湖里殿前建设“厦门漆画艺术核心园区”,持续深化“一核四区多网点、岛内岛外全覆盖”旅游集散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我市“一区一书城”建设工作,逐步构建广覆盖、高效能、可持续的文旅公共服务网络,(一)加强规划引领发展,打造现代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的标杆城市,巩固提升厦门漆画艺术重镇地位。

推动更多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纳入总分馆体系,完善和升级旅游集散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向基层文化中心倾斜,全面完成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达标建设,完善提升文化馆、图书馆和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完成新改建20座旅游厕所,继续实施旅游厕所新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出版乡村文化记忆丛书,积极推动我市4A级以上景区配置第三卫生间,争取实现2家基层文化中心入选省级乡村文化振兴优秀示范点,继续推进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注重基层文化队伍培训。

组织市属专业文艺院团深入乡村、社区等广泛开展475场各类主题公益性惠民文艺演出,组织开展公益讲座、公益文艺培训等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专业艺术院团进校园展演,上传至厦门网供我市各中小学校进行展播,办好厦门(全国)工笔画展,完成6348场农村电影和400场“温馨家园”社区公益电影放映,推动开展高甲戏、歌仔戏等具有浓郁闽南风情的夜间演出,开展150场商业演出,(三)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扎实推进“戏曲进校园”工程,推动闽南大戏院、嘉庚剧院引进国内外精品剧目,拍摄不少于5个剧(节)目进行数字化制作。

六、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按照《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厦门市“六个一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案》部署要求,组织指导全市各区完成鼓浪屿三落姑娘楼等23个修缮、保养和“三防”项目,推荐表彰一批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和个人,加强世遗大会代表参观考察线路文物保护利用指导,申报、公布一批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做好世遗大会相关工作,落实鼓浪屿系列主题展览等17个展示项目,启动胡里山炮台等48个修缮方案编制和修缮工程。

完成《闽南红砖建筑保护规划》编制,(二)加强文物修缮保护,落实《厦门市历史文化遗产集中保护修缮专项工作方案》,指导各区和鼓浪屿管委会制定年度抢险加固、修缮保护计划,研究制定集中保护修缮以奖代补考核办法,下达三年集中保护修缮164个项目任务清单,指导文物保护修缮和合理利用工作,依据摸底调查情况,加强工作指导和检查,启动《厦门市革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积极配合开展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中山路改造提升。

加强非国有博物馆扶持,指导市博物馆完成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展陈,落实文物博物馆领域央地战略合作协议,“让文物活起来”,组织以文博IP应用大赛和全市文物建筑摄影展为主要内容的“5.18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三)创新文物管理水平,推进胡里山炮台保护规划修编、修缮方案编制和“夜游秀”项目深化,着力推动项目落地和成果转化,参加国家一级博物馆定级评估,研究制定《厦门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

促进闽南文化传承弘扬,加大对闽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推广力度,继续办好海峡两岸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厦门市南音比赛、“闽南文化走透透”等闽南文化品牌活动,推动出台《厦门经济特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四)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继续做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组织办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和珠光青瓷研讨会,推进“送王船”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推动建设“厦门闽南非遗展示中心”。

七、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全球知名文旅IP巨头、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旅游集团20强等,按照文化产业“四大行动”和旅游产业“四个优化”的具体要求,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90亿元,健全完善文旅招商重点目标企业库,旅游总收入达到825亿元,(一)开展靶向精准招商,继续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民企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制定个性化招商方案,突出招大引强,明晰责任分工和细化配套措施,力争2020年。

形成“主题乐园群+文旅产品聚集区”,鼓励发展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定制类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着力引进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主题乐园及文旅自主知识产权品牌(IP),申报建设“中国(厦门)智能视听产业基地”,构建专业化的“文化艺术品保税区”,打响网络视听厦门品牌,引进大型实景演艺秀、特色闽南风情文化剧场等商业演艺项目,依托自贸片区,在环东海域丙洲岛片区和马銮湾集美岛片区,(二)推动产业发展提优补短,建成大陆最大的两岸高端艺术品交易中心、国际重要的艺术品交易口岸,指导园林植物园提升创建5A级旅游景区。

组织实施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政策措施,(三)推动激发消费潜力,拉动高端旅游消费,激发新业态,做强做大西瓜视频、“4399”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业态文化科技企业,推动消费刺激政策落地见效,培育扶持邮轮旅游、研学旅行、影视旅游、婚庆旅拍、创意设计、小剧场演出等文旅消费业态和营业性演出市场繁荣发展,力争2020年旅游人均消费不低于1080元,持续跟踪服务华尔道夫等高端酒店建设,做优夜经济,打造“夜游厦门”系列产品,引进夜间品牌节事活动,旅游年卡新增5个景区(项目)。

八、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打造创意产品、体验产品、定制产品等各类文旅融合新业态,打造一批文创旅游区,促进文旅与其他产业融合、产城融合,依托海峡两岸龙山文创园、特区1980?创意产业园、嘉禾良库文创园海丝艺术品中心、沙坡尾、红点设计博物馆等,以“文化+”“旅游+”为引领,(一)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全国重点旅游村和省级金牌旅游村,(二)促进乡村旅游做优做精,持续推进乡村旅游特色镇村和旅游产品宣传推介,组织实施全市乡村旅游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和厦门—宁德乡村旅游对口帮扶培训班,力争打造6个省级乡村旅游三星级以上休闲集镇和旅游村,推动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参评省乡村旅游“百镇千村”,助推大帽山境、竹坝五显、香山乡苑等乡村旅游精品项目建设,实施农业旅游服务业项目贷款贴息补助工作,全面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三)做强邮轮旅游,借助亚洲邮轮联盟平台,加强对“鼓浪屿”号等邮轮及我市邮轮旅游目的地的宣传营销,修订新一轮鼓励邮轮旅游业发展财政扶持政策,促进旅游消费,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吸引更多国际邮轮来厦靠泊,吸引更多游客来厦。

(四)发展影视旅游,鼓励影视基地提升旅游吸引力,打造十佳“影视旅游网红打卡地”,“以节促产”推动影视旅游发展,推进适合厦门发展的影视旅游模式,依托影视IP和景区特色,支持影视企业在影视拍摄制作过程中展示厦门旅游资源和特色文化,在广播影视节目中植入厦门旅游目的地形象,开发系列文化主题产品和影视衍生品,配合办好各类国家级重要电影节(展)。

九、推进文旅营销精准融合

分阶段举办16场线上或线下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推广厦门四季旅游线路产品,在海外四大社交媒体开展“全球游客聚厦门·四季集结号”线上主题活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重点客源市场集中推介“世遗游”“浪漫游”等主题文化旅游线路产品,以“茶文化”为推广主题,创新宣传推广模式,打造厦门“万里茶道第一门品牌”形象,线上线下开展事件营销,围绕“春季休闲之旅、夏季滨海之旅、秋季人文之旅、冬季温馨之旅”主题展开全年境内外宣传营销,在国外客源市场,拉动旅游消费,(一)做深做细现有品牌,招徕中高端游客。

拓展欧美澳新兴旅游市场,深耕日韩、东南亚等传统境外旅游市场,组团分别赴荷兰、希腊等国开展“海上花园·诗意厦门”四季宣传推介活动,拓展境内外旅游业务,依托厦门航空驻外代表处、“山海闽西南”台湾形象店、我局自有媒体(旅游网、微信、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和渠道开展四季营销,邀请境外旅行商和媒体记者来厦踩线采风,借助举办大型展会和节庆活动,引导鼓励我市旅行社用好用足旅游专项资金扶持等政策,(二)做大做优新品牌。

办实“中国厦门中秋旅游嘉年华”系列活动、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旅游博览会等节事展会活动,加强对研学游、亲子游、邮轮游、疗休养旅游等厦门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总结金鸡百花电影节展映活动经验,(三)以节促产融合推介,按照“以节促产”战略部署,积极探索打造“首映之城”和“展映之城”,加快建设厦门“优旅库”,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十、促进文旅市场有序发展

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核、集体讨论及发文流程,梳理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办法,制定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实施方案,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完善文化和旅游行政执法制度,制定厦门市文化和旅游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落实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制度,贯彻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明确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一)推进依法行政,结合文化和旅游执法机构改革。

做好宪法及文化和旅游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普法宣传活动,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和任前法律考试制度,(二)做好普法宣传,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素质和法治能力,重点进行《厦门经济特区旅游条例》《厦门经济特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的宣传工作,制定发布年度普法责任清单,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完善法治审核监督机制。

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三)加强市场监管,开展文化旅游市场专项整治,用好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深入推进文化旅游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综治稳定、“扫黄打非”等工作,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稳定,认真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部署要求,探索建立重点关注名单制度。

加强旅游行业培训,促进文化旅游行业发展,(四)强化服务引导,支持互联网上网服务等五大行业实现转型升级,做好文旅“三高”企业服务,引导星级酒店开发“酒店+”等特色产品,落实《厦门市繁荣商业演出市场实施办法》和省外游客来厦旅游奖励、旅行社结汇奖励等扶持政策,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倡导差异化竞争,进一步拓展客源,促进住宿消费增长。

十一、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阵地管理。

(一)做好媒体舆论指导监管,准确履行对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宣传内容导的监评职责,指导广播电台电视台在重点新闻中开设专栏,力争全年出刊《厦门报刊审读》15期、《厦门视听评议》12期以及1篇厦门报刊年度综合评价报告,做强做大主流思想舆论,督促市属主流媒体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精准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重大主题主线开展宣传,加强对报纸、期刊、侨刊乡讯、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审听、审看、审读质量与水准,增加报道量。

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管理,做好重要时间节点节目播出调控,(二)加强广播影视监管,确保内容导向正确和良好的播出秩序,强化商业电影服务与管理,做好《厦门经济特区影视行业发展促进条例》立法调研课题工作,网上网下一个标准、一体管理,建立精品节目创新创优激励机制,加强敏感节点和重要保障期的组织指导,坚决落实“三审”、重播重审制度,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促进文化消费,继续开展5G干扰协调。

非法调频广播自动收测系统正式投入使用,率先在全省实现非法调频广播区域性自动收测,持续开展整治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行动,认真指导广播电视设施保护,(三)保障广播电视设施安全和良好秩序,推进厦门广电集团202台部分设施场地搬迁,确保广播电视设施无人为破坏等重大事故,持续开展无线频率收测,关停5套地面模拟电视,推进广播应急体系建设,每月定点收测1次,按国家广电总局的部署,力争无“小耳朵”社区数量增长10%,推动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IP化升级改造和工程提质增效。

在全面梳理明晰视听产业发展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中国(厦门)智能视听产业基地”申报方案,(四)全力推进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申报工作,不断完善园区发展的配套机制,吸引重点视听企业来厦投资,为基地申报打下坚实基础,吸引优秀创作人才来厦创业,努力打造覆盖视听内容生产、视听技术服务、视听平台运营、视听教育培训、视听终端产品制造等领域的网络视听厦门品牌,在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上广调研深探究,梳理总结和学习借鉴国内外类似园区成功经验,结合厦门实际尽快出台产业专项扶持政策。

(五)做好“闽派”广播影视和网络视听作品精品创作传播,努力制作一批富有民族气魄、时代精神、福建元素和厦门特点的“闽派”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重点关注《在你的身边》《智造》等电视剧项目进程,服务好电影《地上地下》、网剧《传染家族》《微生物语》等题材报审备案和拍摄工作,着力推进影视精品原创工程,努力打造“厦门出品”,积极探索“小大正”精品内容征集、评审、奖励扶优举措。

继续开展民营实体书店扶持工作,组织民营实体书店扶持等各类申报工作,(六)做好出版发行管理,做好新闻出版年度核验工作,进一步推动实体书店稳步发展,维护文化安全,促进文化消费,净化文化环境,加强印刷出版发行市场监管,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推动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开展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2020书香鹭岛活动月活动。

形成尊重版权、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以图书和影视版权交易为重点,探索版权保护的新机制、新措施,完善版权服务,强化版权监管,推进两岸文化和旅游产品的版权贸易和广泛传播,组织参展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办好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年会,做好版权社会宣传工作,(七)深化版权示范创建工作,推动著作权纠纷行政调解与法院司法确认相衔接,组织开展版权宣传服务活动16项,健全著作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组织开展打击侵权盗版专项行动,加强互联网企业主动监管,推进政府机关和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健全软件正版化工作长效机制。

十二、深化拓展对台港澳和对外交流成效。

持续打造厦金文化艺术节庆活动品牌,持续推动两岸高甲、歌仔、南音等闽南戏曲合作交流,(一)深化两岸舞台艺术交流合作,推动厦台共同打造“闽南文化圈”,合作举办2020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以闽南文化为桥梁,开展“闽南传统艺术种子培训”冬令营,积极对接中国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推动金门导游来厦换证执业,推广厦金旅游便利化办证政策,适时联合金门投放厦金游宣传广告,举办“台湾导游来厦换证执业培训班”,打造“来厦门、游金门”厦金旅游品牌,(二)推动厦台旅游合作常态化,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举办20场线上或线下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充分发挥闽西南五市在台北、高雄设立的“清新福建?山海闽西南”旅游形象店平台作用,联合开展宣传营销,推动职业技能资格采认,鼓励大陆各赴台赴金游组团旅行社组织游客经厦门口岸赴金门旅游。

充分发挥厦门对台交流合作区位优势,(三)做实两岸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对台图书和版权交易、文化创意和旅游开发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实效,进一步优化提升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第十六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第十六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等重点对台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品牌展会活动。

整合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资源和力量,中外出版社举办一对一版权对接洽谈活动,开展东南亚(中国)图书巡回展活动,配合外事侨务工作,积极推动对外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四)拓展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交流合作水平,积极开展对外文化和旅游的交流合作。

十三、夯实基础保障

加大安全隐患特别是房屋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成立文旅行业系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房屋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强化底线思维,(一)坚守安全底线,做好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制定相应工作方案,配合相关部门持续抓好防汛、反恐、禁毒等工作,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压实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开展应急演练。

发挥老干部经验丰富的优势和作用,提升老干部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组织老干部参加公益文化等活动,做好局老干部活动室搬迁工作,加强离退休干部学习、生活等服务保障,持续推进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二)做好老干工作。

  • 陕西乾陵景区旅游导游词范文
  • 黄山旅游攻略汇编
  • 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旅游风景区标识标牌类别意义
  • 厦门市文化旅游局
  • 泰安实施旅游发展战略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 蓬佩奥妻子调查出国旅行多次未获书面批准
  • 残疾证旅游什么优惠政策
  • 菲律宾宿务纪行奥斯陆墨宝资生堂探海记图文
  • 国内春节旅游哪里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