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看怎么向硅谷学习或者要不要寻求合作,硅谷是个科技人都向往的圣地,膜拜或者学习都不过分,科技人员可以充分了解行业一线的发展状况,投资人看有没有适合的项目想要出手,为自己的产品过滤方案,总的来说。
15天,100人,2016年新年伊始,李开复亲自带队奔赴硅谷。
在中国“硅谷”中关村,近日,以及对于今年火热当中的VR和AR的思考,这些见闻包括他对硅谷最前沿的科技、正在发生的科技趋势、结合谷歌的战略可以预见的未来,李开复向新浪科技分享了他的新年“硅谷见闻”。
以下为李开复口述实录整理。
1、机器人
我觉得在每个会议上都有一些有趣的讨论,他做的公司叫Playground Global,我们正好看到了那个Boston Dynamics(谷歌旗下军用大型机器人公司波士顿动力)的那只机器狗,比如跟Andy Rubin(Android之父)的讨论就非常有意思,其实《华尔街日报》上已经报道了很多,先讲一些比较吸引眼球的东西吧,见到他的那天。
而且当时还有一捆很粗很长的线,然后跳一分钟都不会摔倒的机器人,那个时候他在CMU做的项目是一个会单脚跳,它就会倒了,这只机器狗很好操作,说起来还挺有缘分的,我也玩了一下,因为Boston Dynamics的创始人Marc Raibert,之前是CMU(新浪科技注:卡内基梅隆大学,李开复母校)的教授,我是学生的时候,他的办公室就在我隔壁,不过那个时候,如果你拿着棍子轻轻一碰,连接在电脑上,这就是最早的情形。
买进来以后谷歌就没有让它再拿国防部的钱,再做回两只脚,谷歌看上了它就把Boston Dynamics买进来了,并且获得了美国国防部的研究经费,专门做机器人研究,前几天刷屏的那个怎么踹都不会倒的机器狗和机器人,所以已经花了美国国防部可能接近上亿美元的经费了,从一只脚做到四只脚,每一步推进都很不容易,当时Marc Raibert创立Boston Dynamics,其实已经迭代进步了很多,然后。
这是关于Google机器狗和机器人我所知道的,就把Andy Rubin请到Google X去里面做机器人,因为Andy Rubin做了Android之后,刚好Marc Raibert带着机器狗来拜访Andy Rubin,而且Android本身也是手机机器人,Google希望把Android和Chrome并起来,当时买Marc Raibert的Boston Dynamics的决策者就是Andy Rubin,因为他自己爱好一直是机器人,我们和Andy Rubin交流那天,由Sundar Pichai(谷歌CEO皮猜)接替他的管理,然后创造了GoogleX,所以我们见到了。
2、机器人平台
你如果要开一个手机公司可能要花一两亿美金做研发,他的公司就是希望做一个机器人版的安卓平台,小米创业的时候做手机还是挺贵的,你就是要搞一个手机出来,才能把手机做出来,那现在来说,简单来说,创立了一个叫Playground Global的公司,那我们如果以手机来参照的话,创造手机这个的硬件的成本已经被降低了一百倍,然后软件用安卓,还有其他,所以你看现在乐视为代表的互联网手机厂商全都跑出来了,但是现在你可能花一百万美金就能做出来了,Andy Rubin后来离开了Google X,大概在十年前,因为你可以有各种代工,有标准模块,如果你不要什么特色,然后就普及了,当然,不过在此之后就越来越便宜。
那他做的事情就是希望降低机器人创业模块之类门槛,这一下才能真正让更多人围绕手机进行创业,比如安卓提供了智能手机的模块,让更多人进来了,要不然创业门槛太高了,从手机硬件,让一个开发手机的,而且成本降低,如果机器人要普及这一天也必然发生,同样的,Andy Rubin也认为说,一直到软件都变得容易。
所以做一个机器人平台,如果你要做一个简单的工业机器人,这会是一个改变世界的事情,或者是一个像IFA的那个扫地的机器人,也是他从孩童时代的一个梦想,让更多的人来做机器人的创业,所以Playground Global就是一个Android for robot,但是它不只是那种会走路的机器人,Andy Rubin现在认为机器人也差不多在十年前智能手机状态下,都是可以的,从机器人模块的角度来看,机器人基本就是一大堆传感器,组合起来,然后有学习训练和控制,让它能够动――动手、动脚、动它的爪子之类的,此后再有其他部分里加入系统、输入和识别之类。
基本上是由一个孵化器来深度参与一些项目,接着再把好的项目拆分出去,这就是Andy Rubin跟我们分享的他的梦想,他的模式其实跟创新工场的初期非常相似,然后把其中挖掘到的有价值的模块拿来标准化,作为独立的公司发展。
在中国有没有机会来做一个Playground,这个可能会是一个挑战,至于未来是否会和创新工场合作,复杂度会变大很多,他已经拿了一些中国的投资,但他要做的东西,当然他也和我们讨论,媒体有报道,我们现在还不方便说,总之,我们很佩服他的远见,因为加了硬件。
又是做的一个特别长远、困难度很大、风险很高的设计,不是说他做的产品类似,我觉得雷军跟他有很相似的地方,接着来打造别人认为很难的事情,而是做这个东西需要有一种巨大的能量,跟小米在一定程度上有点类似,需要有一个创始人,估值又巨高,而且就我看来,他的这次创业,可以无限地吸入资金、然后投资,所以在这方面,因为他也有大批鼎鼎有名的投资人,而且投入非常巨大。
不过Fry’s Electronics就是一个统一的大卖场,像我们这些极客到了周末就会去那边看,去那边看有没有打折,然后可以买回家拼凑,这是硅谷极客多年买零件的地方,Andy Rubin现在的办公室在Fry’s Electronics,另外一个很有趣的事情,也有一点讽刺的意味在里边,和中关村差不多,只此一家,比较早的时候,有什么便宜的PC板,或者家里的硬盘没有了,总之就是各种电子元器件的批发市场。
他说Fry’s Electronics一定是要倒闭的,所以Fry’s electronics就卖掉了一半的楼层给Andy Rubin,我现在就拿他楼层的一半,然后等着它倒闭,他也跟我们说了下他的“野心”,但是后来因为电子商务,大家买东西就不去卖场了,它倒一层我拿一层。
所以Andy Rubin还是蛮有意思的,有一些收获是:在最前沿的领域里面,在机器人和智能硬件的这个领域里,我们怎么去重复安卓的奇迹。
3、人工智能
以前这些学校的博士生在硅谷都可以拿到高薪,现在一毕业就能拿到200到300万美金的年收入的offer,但是从来没有到250万美元/年的薪资水平,当然我觉得硅谷的公司都在追捧这个方向,是做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博士生,另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是有史以来没有发生过的,而且基本是四大名校:斯坦福、MIT、CMU、伯克利。
这为什么会发生呢,第一,是因为真正懂深度学习的人现在还不是很多,所以供需不平衡。
这一个人一年就赚出一百倍来,因为你只要把这样的一个人用在某个领域,Google拿到这样的人,他就可以马上用他赚一百倍的钱,第二,是因为很值,比如说,假设谷歌要用他手上的现金做最聪明的二级市场的财务投资,所以这事毫无疑问是划算的。
Google会很不希望这样的人落入他的竞争对手怀中,但如果这个人去了Facebook、微软,因为Google有这样一个领先的优势,都在用不合理的价钱去挖,所以现在是一个关于人才的战争,这三大公司:Google、Facebook和微软,是因为涉及竞争,马上就会给后两家机会,第三,对于这一批一年可能少于50个的博士毕业生。
这个给了我两个启示,一方面是遗憾自己生太早了,我就在这个领域,但是那时候没有公司这样来挖我们,另一方面是类似的人才战争,可能也会在中国发生。
但是我们这边有几所“大学”里毕业的,或者对公司的忠诚留下来做点事情呢,可能会成为很有趣的事,所以这些人未来会不会因为数据的诱惑,还是这几家公司之间互挖,中国的大学恐怕没有这样的50个博士,这几所“大学”的名字叫做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也是跟硅谷一样的。
所以我觉得深度学习虽然很厉害,我们是不是应该来帮助培训一千个中国的深度学习专家,这些都是很有趣的讨论,因为我自己是做这方面的,但是没那么了不起,你让一个聪明的人学两年,他也可以有这个价值,所以这也就是说。
中国数据也比你们多,中国学这些东西也不难,中国在这个领域的人才可能会比美国多,然后我也问了他们,你们这样拼命的竞争,再过两三年,你们这套公开了。
中国人会更疯狂地冲向这个领域,现在百度、腾讯和阿里自己hold得住这些人,但对于中国来说,这批人可能就在百度、腾讯和阿里,虽然现在中国是远远落后美国,但是长期来说他们也不可能永远hold住,而且长期来说,因为在中国,所以这会是一个很有趣的业界竞争的状态,小米、奇虎也都会有这样的人,所以我相信这个领域最后应该也是一个中美领跑的状态,CMU、MIT出来的人,如果在中国也有250万美金的年薪诱惑,百度、腾讯、新浪微博等等的数据量也非常大,毕竟美国有斯坦福、伯克利,而且是不断流动。
领英的霍夫曼提到马斯克和彼得-蒂尔他们成立了一个开源平台Open AI,所以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所以我们就要搞一个开放式的开源平台,来确保这个东西能够被更多的人快速学习掌握掉,又把最优秀的人全挖进去了,硅谷考虑得很超前,这个Open AI成立主要是为了防止Google、Facebook和微软这样的大公司形成垄断,于此相关的,你们有那么多计算机,那么有钱。
4、VR和AR
整体来说,关于VR各AR,主要感受主要有这么几点。
另外一批人则认为我们还早了一个cycle――就是说现在还在摸索状态,可能真的还在一个玩家的时代,有一批人是非常乐观的,然后还要连一个PC,先那VR来说,对于这个领域的发展,因为内容不够多、体验不够好、太贵,拉一根线。
它应该会越做越炫,越做越没有线,越做越小,越做越轻,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越做越不头昏,这一天是绝对会到来的,会改变所有的事情,最终变成一个,也许不是眼镜,就创新工场来说,我们也综合了一些意见,我们的看法是,VR长远来讲对社会的影响应该是特别巨大的,而且随着摩尔定律等作用,但是是某一种模式,让你不知不觉就把它融入到你的生活里面去了。
他们在一两年之内能不能打破一个玩家的领域,但是对于他到底能不能在一两年之内,能不能达到普及的状态,抱有一个很乐观的期待,我们可能对这种五到十年的未来,我们可能还是抱一个观看和怀疑的态度,但是具体方面,我们可能会稍微保守一点,Oculus也好,HTC的产品也好。
现在看到好公司就得投了,说它要颠覆什么的话,因为你不能进入cycle才投,只是说我们如果对它期望值很高,当然我觉得从投资的角度,我们还有一点时间。
做3D的东西,而且人们对3D的需求基本上只有在娱乐内容相关的领域得到了验证,有点像电影业和游戏业的一个延伸,VR我自己以前在SGI做过,这个延伸是一个巨大的延伸,因为我们讲了那么多3D的东西,所以我个人对于VR的看法是,大概是这样一个状态,所以基本上就是看电影更爽、玩游戏更爽、然后越做越逼真,它的第一个突破一定是在娱乐方面,都还没有被验证,还有就是从应用层面来说,但需要说明的是。
AR来讲,可以在一些领域挖掘出一些垂直性的应用,它是可以有不同领域的应用,AR的应用是能够直接被证明价值的,AR可以用在教育方面、辅助方面、服务方面等等,而不只是让娱乐感更爽更强,这是大家的一个达成的认知。
这个领域竞争的门槛会相对比较低,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可能还要一点时间,我觉得可能会跟?潘咳禾搴托约郾扔没?相关,中国在AR和VR方面的机会,但到底能不能快速发展。
5、谷歌的野心
斯坦福人工智能方面的教授李菲菲,与他们谈论的主题都是人工智能相关的,此外还去了Google见了Sundar Pichai(GoogleCEO皮猜),以及领英的创始人霍夫曼,具体的就不一一说了,可以把我的总结分享一下。
Google想要做一个“机器大脑”出来,其实我们也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去年Google调整成Alphabet,但这次去了就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基本上,这个“大脑”具体来讲,它其实是下列几件事情的结合体。
而且这个数据量最好不是公开的,你要有特别大的数据量,第一,是你私有的,而且是可以不断地更新、增加的,因为你要没有这个东西,你就没有竞争优势。
第二,你要有特别巨大的机器平台,能够在上面运作、学习、迭代,让你的“大脑”越来越聪明,而且用这个数据能越做越好。
他们知道怎么去弄海量的服务器和海量的数据,从里面把数据变成一种认知和知识,第三,你需要一批特别棒的深度学习或者机器学习的专家,以及能做的事情。
做一个最好的排序,用在广告领域,就是一个搜索排序――这个“大脑”能把世界全部索引了,你最好搭地铁去,可以告诉你今天要去什么地方吃饭,你是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的,用在搜索上,一旦有这三件东西之后,实际上是把这些东西都结合起来了,用在生活领域,就是怎样投放一个广告能让你赚更多钱,就是一个Google Now,然后你搜什么我就能告诉你,然后路上可以买花,提醒你老婆生日快到了。
往往忽略了这套数据为什么不能用在基因排序,为什么不可以用在生物科技、制药、健康领域,因为一旦你有了这个巨大的数据,或者是你可以想象的所有领域,而且之前我们这些IT人总是想着如何用IT让生活更美好,你的价值就巨大了。
Google从Genentech(美国基因泰克公司)挖了CEO,找一个领域的新数据进来,假如能够有一个什么库――某个国家的所有人的一种基因、癌症病例,他用搜索和广告来塑造了一个巨大的“大脑”,比如说我们要学癌症的治疗,可能就会掌握癌症治疗的方法,用巨大的数据来学习,然后让数据滚起来,实时迭代,加上巨大的计算量来不断地迭代,有一个回馈的途径,来做Alphabet里面的医药公司的CEO,所以Google的野心是非常清晰的,这个“大脑”让聪明的工程师来调整,于是你可以看到,然后把这三者配到一起,你还跟医院结合起来,知道是否有效,不断去追踪。
这会在任何领域都攻无不克,给他们一大堆机器用来计算,或者Alphabet的方向就是不断地找新领域,找一个该领域内的领军人物,都没有问题,拥有相关的大数据,所以Google的方向,再配几个机器学习专家,帮年轻人找对象、吃什么、推测所有的事情,就能产生价值了,甚至军事。
Alphabet的野心就是成为一个无所不为,用“大脑”来驱动并颠覆传统行业的一个公司,归结起来,他们一定有很多内部的方法来分析,接下来开展哪个领域,是医学、建筑、房地产、金融还是二级市场之类的。
Alphabet做一个银行相关的应用,如果只看银行内部资料,那么银行只知道你在这里存了五百万、在新浪科技上班等信息,但如果我有另外一个爬虫,你找银行借一千万,举个例子,来分析你的信用和风险能力,能把你的其他数据都爬来,比如你还在美国高盛藏了两千万、在开曼群岛买了一栋房子,咚咚咚,“大脑”就会告诉你可以借钱给他。
同时也是最可怕的公司,但是Alphabet应该是最有基础把它做好的公司,当然我觉得有这个野心的公司其实很多,可能就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所以Alphabet这么一来。
不作恶是一个问题,不伤害人类、伤害用户是另一个问题,所以Google设立了一个道德委员会专门用来审核他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一些发展,于是这也就引发了几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有这么大数据量的公司,他应该如何付出社会责任,实现自我管制。
它是真的帮助人,还是会毁灭人的,与此相关的是,当这个超级人工智能出来以后,这个话题我在CMU的毕业典礼上专门做过演讲,谈到我们作为计算机科学家的责任感。
除了对全球科技趋势的思考,李开复还分享了他对当前中国创业者的思考和建议、顶级投资人对于顶级创业者的判断标准,公司文化方面的感悟,以及对中国经济形势的看法。
1、创业者缺什么
几乎把硅谷的老朋友们又访问了一遍,其他的都带着创业者访了个遍,我们带着兄弟会成员和工场近100人的团队,我们这次硅谷之行,属于创新工场投后服务,除了正好有事不在的马斯克,还有刚当父亲的扎克伯格。
我们发现随着行业各方面的发展,所以我们做了兄弟会和群英会,看到了做一个创业者互助社区的重要性,从创新工场的发展来说,而且如果能够得到一些资深导师的帮助会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一开始就不断基于自己对于行业和市场的判断进行布局投资,然后通过各方面的投后服务来帮创业者提供价值,讲一下背景,再后来。
我们也时常在讨论,而最近讨论最多的是:我们这些创业者到底身上最缺什么,在兄弟会和群英会里面。
但目前好像在格局观、世界观等方面有欠缺,这种欠缺其实就是十亿美金公司和百亿美金公司的差别所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创业者在有些方面能力很强:知识面、产品能力、管理能力、战略和竞争战术等,也经过兄弟会拓展了人际关系,有彼此之间上下游的合作等。
具体来说,一个创业者可以整体琢磨怎么把产品功能多做一点、用户多弄一点,但是如果格局不够大,眼光不够长远,比如怎么用一句话描述“我的公司在如何改变世界”,那我觉得应该去最好的学习圣地硅谷增长见识。
坦率来说,在国内大家也能通过看马云、马化腾的演讲,请王峰、王兴做分享等实现提高,但在国际视野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面,以及美国人在突破创新的胆识方面,还是很值得学习的,这是一个理由。
其次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我觉得中美的产品跟技术的关系会越来越密切,越有商机。
中国的创业水平在提升,其实能做中国创业者的老师,世界的其他地区可能都打不过中国了,其实挺难的,以前你说一个美国公司到中国来,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发现,也只有在硅谷才有了,中国公司到美国去也挺难的。
或者是美国做一个Siri想推到中国来――这个是完全有可能的,更多产品的国际化可能会基于技术,把中国公司带入美国,我认为现在就产生了很多机会:更多中美合作,所以随着创业从产品驱动、市场驱动走入技术驱动,你要把它推到美国去,而且很多中国创业者是有优势的,或者倒过来给彼此的机会会越来越多,跟美国是有差异化的,他们在创业打法方面,比如说你做了人脸识别――Face++,第二。
哪些产品和技术可以打到美国去,去向硅谷创业者学点什么,然后有什么技术可以引入,所以我们就觉得对这些创业者来说可以学习,反过来也一样,未来还有什么机会等。
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创业者也能建立彼此间的兄弟情谊,因为在一起旅游、参观那么长时间,回来就变成好哥们儿。
也帮我们的公司挖人,就是去硅谷挖人,因为技术人才方面,所以我们也找了一些很棒的技术人才,谷歌这些公司训练出来的工程师,还有一个相伴随的,美国还是有很独特的地方,在大数据、大计算、团队合作、协作、管理、作战等方面还是有一些优势的。
这大概就此次硅谷之行的目的和理由。
2、百亿美金公司
在他家用早餐,他请我们到他家去参观,这次硅谷之行中,也和DST创始合伙人米尔纳有了深入交流,也跟我们分享了他对趋势的一些认知。
米尔纳主要分享了两点,第二是分享了他认为一个“百亿美金公司”的创始人该有的特质,第一是他坚信互联网的革命还远远没有结束。
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另外他还认为互联网在一些国家的成长会有更好的发展,因为现在普及率之类的还有很大的空间,他坚信中国是这些国家之一,互联网的革命还远未结束,米尔纳的主要依据是人均GDP和互联网的GDP的比例。
他说自己要识别100亿美金甚至更大的公司,原因是他认为10亿美金的公司其实做起来挺容易的,最后成了10亿美金的公司,米尔纳本人只投10亿美金以上的公司,他说:“我自己做过,而且他自己就创业做过,另一个是米尔纳如何去识别值得投资的创业者,DST的风格,过去我在知乎上回答过,但是现在,我就看创始人有没有和我一样的基本素质和经验就行,”。
这些人都有种怪怪的特点,这个人是做不成100亿美金的公司的,但识别100亿美金公司的创始人却不容易,“你要说这些人到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有种偏执狂的特点,其实每个人各有特色,米尔纳说他投资了Facebook、京东和小米等公司,四平八稳、什么都懂、有高深的技术、管理和市场经验,如果你找一个创始人,他跟我们分享了一些独特的看法,从扎克伯格、刘强东和雷军身上,他也能不断学习得出一些结论,但是有一点,”。
所以尤里-米尔纳的结论就是说:100亿美金公司的创始人一定在某些方面相当偏执。
因为找了这么棒一个人,人识别对了,你接着要做的就是把钱给他,投资人所要做的就是站在创业者背后把钱给他,他他爱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些理论以前都说过,好不容易找一个快速成长的领域的老大,他要什么你就帮他做什么,这是尤里-米尔纳的一个理论,领域识别对了,而且是有偏执特质的超级创业者,一旦你找到这样的人,只是这个偏执的部分,我觉得由他亲口说出来还是蛮有意思的,接下来,投资模式也就很简单了,董事会席位不要了、控制权不要了,对赌也不要了,无条件支持他。
那天在米尔纳家里,大家问他说:你做过最艰难的决定是什么。
我有一次融了2亿美金,然后我转手全部投进了Facebook,2亿美金只买了2%,因为他觉得Facebook是一个改变世界的公司,因为Facebook当时估值是一百亿美金,自己投进去以后不但能赚钱,后来确实也一一验证了――他投进去虽然很贵,对公司有很多战略的意义,他说,而且能够彼此学习。
说这么贵的估值还投,至今你还可能会搜到很多文章,被很多人奉为创投神话,在当时批评这个俄罗斯土豪,但后来验证了米尔纳这个决策的正确性,他就是因为这一件事情做成了,使得他在Facebook大涨之后。
以及马云等发起成立了一个“突破奖”的新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因为他们认为诺贝尔奖有些过时了,没有涵盖所有的重要的领域,现在的话,米尔纳除了投资,还特别热衷于基础科学,也在做一些对整个人类认知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他和扎克伯格。
另一方面也找各种外星人存在的信号,因为这是人类很自然的下一步,尤里-米尔纳还发起了一个找外星人的项目,当然他不是支持找UFO那种想法,他觉得我们就应该对外太空发出信号,他觉得如果数据能够结合一下很值得一做,说人类的存在,他觉得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可能是孤单的,另外,实际上这一类的现象。
我们带去的创业者都觉得格局很大,人类是否孤单,而且他们也开始希望有一天能够想到人类的未来,很多创业者都意识到之前想的问题太小了,怎样有一个“大脑”去进入各个领域,所以我觉得看了这些以后,在告别米尔纳的时候,人工智能的责任问题解决没有。
有大格局的创业者是会不一样的,这不会对你现在所处行业的竞争和业态有改变,不会对你怎么去迭代产品、获取用户有改变,也不会影响到你的融资上市的思考等等,总之就是脑洞大开,这次硅谷之行,也希望他们能够看到:永远有更伟大的事情可以做,唯一限制你的只是你的雄心壮志和想象力,当然,但如前面所说。
3、公司文化
因为我们去之前并没有预料到这个公司是此行的一个大亮点,但Airbnb就是一个网站而已,还有一个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访问Airbnb,这些企业都是大家的心中的英雄,都对它们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去谷歌、去特斯拉,有种“大跌眼镜”的感觉,然后就拉了一堆用户慢慢地滚动起来一个平台,普遍的看法是:他只是在正确的时候启动了这个项目。
这些公司都是科技型的,其实硅谷当然有他的文化,这个公司的文化非常不同,但是这次去了以后就发现这些公司原来那么不一样,很多创业者过去会认为硅谷公司文化类似,颠覆模式之类的,文化无非是:共享技术改变世界,但是我们去了以后才发现,但是每一个硅谷成功的公司都有非常独特的、自己的文化。
因为他不是一个伟大的技术公司,然后他公司的使命和文化非常清楚:我们要做一个好主人,创始人也不是枭雄、商业的这种天才,当然他商业是不错的,坚持做一件事情,他就是一个很执着的人,那么在Airbnb,这是看得最清楚的。
其实我们经常在大公司里听到类似的口号,有点说教性的公司文化理念,比如诚信、重视用户和用户第一等等,但员工心里觉得就是说说而已嘛。
并且每十个人就会安排一个导游,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导游都是Airbnb长期的员工,会介绍Airbnb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故事,安排参观,我们去Airbnb后发现,真正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是什么样的呢,这个公司真的在实践他的文化,一下子让我们感觉好像真的回到家了,他们对我们这些来访者非常好。
有趣的是Airbnb会把他们平台上一些很好的家庭,可以看出他们的文化真的很成功,我觉得Airbnb的成功其实是基于这个心态,所以他们其实也在不断地为屋主做广告,屋主和员工都特别想做一个好客的主人,他们会告诉你这是波多黎各谁谁谁的家,还原式实现在他们的办公室里,比如某个会议室,欢迎你去住。
其实真正的是Airbnb上的每一个人都想如何成为一个好主人――我要把家整理得最美,之前有很多人说Airbnb上拍的照片特别漂亮,再经过Airbnb平台来传播,因此我要拍很美的照片,都在围绕一个核心:宾至如归,通过去Airbnb拜访,所以屋主的整个传播流程上传、审批、留言、上诉和批评等,让别人能够留下好的评语,是因为这个才成功的,做得有特色,受到这样的欢迎,印象还是蛮深的,也值得中国的创业者思考借鉴。
4、对中国经济的看法
此次硅谷之行中,李开复还就中国经济的话题,在美接受了彭博的采访,采访实录如下:。
Betty Liu:你在中国,你的企业也扎根在中国,对于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心是否过度了呢。
中国的创新型经济增长非常可观,毕竟整体经济都有些放缓,另一个是创新型经济,科技行业的崛起是否足够抵消传统行业的衰弱,我并不能预测经济,但我不是经济学家,科技企业增长巨大,但整体规模依然偏小,我认为如果整体经济下滑能减缓的话,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抵消这种衰弱,李开复:的确是有些放缓,一个是传统型经济,但其实中国经济类型包含两种类型,指的就是科技型经济,线上对线下,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消费者服务型经济,当前问题的症结在于。
当人们看到部分科技公司的股价时,他们会质疑这种增长是否会超出公司的掌控,科技行业在中国相对类似制造业的传统行业还算是新兴行业,Betty Liu:是的,那么问题来了,关于这个问题你怎么认为。
我认为像腾讯和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是十分强大的,我相信未来会有中国的公司走这条路,中国农历新年人们互相发钱作为节日礼物,当你成为科技行业的领头羊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其中超过半数可以进行免费的线上支付,所有转账都是免费的,他们的财务数据十分庞大,当你拥有一个如此庞大的市场,这些数字都是难以置信的,比如阿里巴巴在双十一当天的交易就超过140亿美元,大部分都在掌控之中,在刚刚过去的农历新年,在中国没有信用卡或是PayPal的服务费,就那些大公司来说,在这一行业和毗邻行业中,我对他们很有信心,中国差不多有七亿五千万人使用智能手机,这就能够驱动更多的线上商业机会,但强大的也只是少数,腾讯产品的微信和QQ共计发放了120亿的红包,李开复:当然不会,你能够以此为基础,创造巨大的利润,正如我们从谷歌成立母公司Alphabet看到的那样。
也是因为中国政府会保护他们的市场份额,因为审查制度不能或者选择不进入中国市场的公司怎么办呢,但是这些中国科技公司能够成长到如此庞大,许多关注者会认为,极富潜力的市场,Betty Liu:但是开复,虽然这是一个很大的,像Facebook和Google这样。
美国公司是否能够适应中国的文化,而不是将美国商品直接搬到中国,美国公司要想在中国成功,如果一家外国公司不理解这一概念,李开复:美国公司互相之间也有区别,就不能利用其盈利,未来不可预知,其他的公司就有点艰难了,毕竟这是中国经济中的一件大事,比如苹果,或是微软在一定程度上做得很好,我认为更大的问题是,环境和需求,比如说我刚才谈到的红包,就必须改造自己。
你认为中国的这一制度会改变吗,知识产权和审查制度阻碍了外国公司,Betty Liu:我认为在中国销售产品的美国公司都做得很好,比如说耐克,但是在服务端照顾消费者就麻烦了。
至少目前我不认为美国公司能在中国发展很好,美国和中国,美国公司也一样,中国公司在海外市场成功的例子少之又少,李开复:这很难下定论,就人口数量和消费者水平来看,世界上只有两个大国,我认为这主要是文化交流和授权的问题,当然其中也有你提到的其他因素。
北京市卫健委 提醒,今日是国庆节假期最后一天,面临进返京高峰,出京旅行
“秋天的日子是半透明的 涂在金色的土地和田野上” 如果有一个季节,能让整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美的路上有风景。一条条公路串联湖北的名山大川、多彩
从靠山水到卖场景 从卖特产到拼创意 乡村旅游越来越好玩 “采摘”“收割”“
老君山两日自由行攻略,不抱团,自己做大巴或开车去攻略。有爬山和做索道两
旅游出行方式的简单比较 出游 方式 项目 比较 特点 优点 局限性 适合人群 适合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春夏秋冬,风景各有各的美。而自驾旅游的魅力,就在于
从北京海淀出发,自驾140公里左右,就可以看到另外一番天地。 这里是高山草
我们都是时间的旅行者, 为了寻找生命中的光。 终其一生,行走在漫长的旅途
原标题:三月赏花游 户外踏青走起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磊 通讯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