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转载] 生态旅游及其成功案例发展模式研究 ( 14: 23: 14) 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 生态旅游及其成功案例发展模式研究作者: 东北农民 生态旅游及其成功案例发展模式研究 1、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发展 1. 1、 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 Ecotourism) 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特别顾问、 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 拉斯喀瑞( H. CeballosLascurain) 于 1983 年首次提出的,并在 1986 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它的定义颇具争议,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1],生态旅游是什么样的旅游,生态旅游学会(E...。
上传日期:2012-|。
文档星级:。
从事该项旅游活动的原则是“不改变生态系统的完整” 、 “保护自然资源使当地居民在经济上受益”,而从事这种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 、“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 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 等,[转载] 生态旅游及其成功案例发展模式研究 ( 14: 23: 14) 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 生态旅游及其成功案例发展模式研究作者: 东北农民 生态旅游及其成功案例发展模式研究 1、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发展 1. 1、 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 Ecotourism) 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特别顾问、 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 拉斯喀瑞( H. CeballosLascurain) 于 1983 年首次提出的,必须使当地居民在开展这样的活动中在经济上获得益处,它将生态旅游限定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1. 2、 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 随着生态旅游的出现与发展,有目的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生态旅游学会(ECOTOUR1SM? SOCIETY) 1992 年所做的定义较有代表性,生态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是“自然区域” 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二是 eco 代表 economy(经济),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保证保持、 促进生态平衡,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表述,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一是 eco 代表 ecolog(生态),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形式,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应运而生,从经济的角度来表述,就是说,就是说,生态旅游是什么样的旅游,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至少不破坏生态平衡,创造经济发展机会,1991 年在米克罗尼亚召开了题为《太平洋地区的生态旅游与小生意》 的讨论会,必须获得经济收益,ecotourism的词冠 eco 应当代表两层意思,并在 1986 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从以上定义来看,它的定义颇具争议,而且特别要强调,有人提出,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1],一般来说,据此,总而言之,但与此同时,认为“是。
但由于一些专家在制订规划中强调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概念,生态旅游的概念也逐渐向包括自然和社会两生态环境境的方向扩展,在强调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所做贡献的同时,实际上是混淆了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概念,原来只针对自然区域发展生态旅游的原则同样,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 2. 2、 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形式还是一种经营管理旅游的方法 生态旅游是一种特种形式的旅游,很可能会对生态旅游的概念造成新的混乱,至少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 2. 1、 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 如果这个概念还在提出的初期,于是将生态旅游看作是一种规划方法,也往往包括那些社会文化环境独特区域,由于人们对生枋学的概念向社会生态学的概念扩展,世界上的所有旅游形式都将变成“生态旅游”,或只限于学术界的探讨,生态旅游和传统上的探索旅游甚至简单的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不是一回事,生态旅游最初只是限定为到自然区域的旅游,如果其概念仍然含混不清,将生态学植入生态旅游中去是个急切的任务”,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刚刚开始,还是也包括文化社会环境 如上面所述,把生态旅游置于一个不适当的位置或扩展到一个不适当的范围,只限于一个很小的范围,其结果很可能发展成仅仅是带有“生态旅游” 包装的假“生态旅游”,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者控制生态旅游中语言使用的时候了,一些地方甚至把它作为制订政策和制定发展规划的理论依据,出现了生态旅游规划法,生态旅游的规划程序,但是现在这个概念被广泛地使用,1. 2. 3、 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是仅限于自然环境,除非它(生态旅游) 经过规划保证使环境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 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并使当地公众参与,国际范围的生态旅游研究不断深入,生态旅游本身不可能拯救正在不断消失的生态系统,否则它确实会有损于环境和当地人民的利益”,这两类资源有形态上有很大区别,不再局限在一些自然区域,中国的地理与旅游研究工作者也加入到生态旅游研究的行列,需要人们努力去保护,实际上抽掉了“生态旅游” 的核心,生态旅游的特点是在强调享受大自然的同时要为保护大自然做贡献,它们都非常有吸引力,但是它们又都比较脆弱,但它们有其共同之处――它们都属于人类的宝贵遗产,学术界所探讨的问题很多,其影响似乎并不严重,将“广义生态旅游” 定义为“大众化的生态旅游或带有生态旅游色彩的旅游”,有的专家还精辟地指出,有人提出“狭义生态旅游”和“广义生态旅游” 的说法,或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正像生态旅游这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仍处于初始阶段一样,按这个逻辑去推断,“实际上,或在执行中出现偏差,否定了生态旅游的实质,现在在谈论生态旅游时,越来越多的专家不断提醒人们,甚至作为旅游业管理经营的方法,那将会对实践产生误导,进入 90 年代以来,但是,堪忧的是,后果是不言而喻的,似乎是没有疑义的了,强调了生态平衡,因此,于是,所以,虽然,因此。
适用于所有能够在长期发展过和中与自然、 社会、 文化环境保持和谐发展的旅游形式,做不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不能称作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 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突出的特点是特殊设计的产品以满足对生态环境有特殊兴趣的旅游者的需求,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形式,1. 4、 目前生态旅游的发展形式 从世界各地开展生态旅游的实际情况来看,1. 3、 生态旅游与其它旅游的区别 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旅游形式,因为这些国家拥有开展生态旅游的丰富而独特的资源,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要比一般大众旅游产品的开发复杂得多,是在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可以作为实现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工具,生态旅游和其他形式的旅游有着重要的区别,其共同点在于大自然属于这两种旅游形式的资源基础,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应当持慎重态度,也是当代生态旅游搞得好的国家之一,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其中非洲的肯尼亚和拉丁美洲的哥斯达黎加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先驱,而观鸟旅游则是一种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是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而引申出来的旅游业发展的原则,在旅游吸引物的资源基础、 旅游者的需求和旅游方式等方面,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 生态旅游从其本质上说是针对大众旅游而提出来的,生态旅游最初是从欠发达的国家开始的,环境污染、 生态遭破坏的问题相当严重,一是欠发达国家生态旅游的旅游是被逼出来的,但它不符合生态旅游的标准,可持续旅游绝不仅局限于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都有巨大的差别,狩猎旅游可以是一种自然旅游,而生态旅游则完全相反,经营者以“质量” 而不是人数的扩大来增加旅游收入,大众旅游的主要特点是旅游者人数众多,非洲的肯尼亚被称作是“自然旅游的前辈”,其前提是鸟类的生存环境不被破坏或干扰,具备许多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追求外延扩大还是大多数地方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思想,旅游业的收入成为这个国家外汇的第,但同时中国目前开展生态漩游受到很大制约,有关政府部门应根据资源的特点选好试点,仅存的尚未被破坏的地方实在是珍稀资源,几乎是全新的产品,后者主要强调的是利用自然资源来吸引旅游者,大致有这样两种类型,产品标准化程度高,更强调在享受自然的同时要对自然保护做出贡献,也适应于特殊文化社会区域,在专家的帮助下做好规划,认识这些区别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也称之为特种兴趣旅游,旅游经营者往往采取薄利多销的方针,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二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主动开展起来的,旅游线路为大家所熟悉,在实践中取得经验,必须加倍呵护,鉴于此,要循序渐进,不可一哄而起,应当看到,困难得多,重点培育,最后再加以推广,但是,而前者,例如,但是,当然,一般认为,从 1988 年开始。
另一方面是片面强调保护环境而忽视经济发展的做法,这个国家开展生态旅游是从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出发的,中国中西部地区拥有的独特的旅游资源已经在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经济发展较快的条件下,2. 1. 2、 生态旅游的市场营销 中国的生态旅游处于探索开发阶段,每年有上千万的旅游者到国家公园中专门开辟的公共地域旅游,2、 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目前有 22%的自然保护区因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破坏,是解决环境保护与当地发展这一矛盾的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反对两种极端倾向: 一是片面追求数量增长,美国是开展生态旅游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可持续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2. 1、 国内生态旅游普遍存在的问题 2. 1. 1、 旅游发展与扶贫 当前,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没有经济的发展也无所谓可持续,哥斯达黎加是拉丁美洲开展生态旅游颇有成效的国家,保护也是为了发展,但是旅游与很多其它的社会经济发展项目一样,能否有效地阻止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那么环境和资源也难以有效地得到保护,旅游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中西部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优势,它们分别制定了保证生态旅游发展的法规、 条例和规范,二是生态旅游采用什么的营销方式,改变他们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先后建立了 34 个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开辟了世界国家公园运动的先河,在全球旅游市场上它只占据一个很小的份额,为了发展农业而砍伐森林使这个美丽的国家水土流失,如果生态旅游不能很好地与当地群众的致富相结合的话,而且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欧美以及日本、 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国家的生态旅游也搞得有声有色,旅游企业的市场,开展生态旅游能否为当地居民增加收入,开展对森林非破坏性的生态旅游活动,1970 年成立了国家公园局,对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开展应当持认真、 谨慎的态度,培养出一批从事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经营的专业机构和企业,虽然“生态旅游” 这个词语越来越受青睐,针对市场营销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考虑,越来越多地见诸于报端或各种各样的旅游宣传品中,旅游扶贫战略已经成为中央与地方政府中西部地区扶贫攻坚战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忽视效益和环境的做法,有 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一是市场定位问题,旅游扶贫有可能加大贫富差距,穷人在参与程度和在“价值链” 中的份额非常有限,但这种旅游产品远未到成熟期,更要注意后一种倾向的发生,为改变这一状况,“自然旅游者” 的数量与日俱增,从其根本意义上讲,一大来源,首次超过了咖啡和茶叶的出口,土壤贫瘠,另外,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形势令人忧虑,因此,其比重在 3―7%之间,随着规模化和规范化运作。
2. 1. 4、 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2. 1. 6、 缺陷和不足 各个 NGO 组织对于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发展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开发生态旅游的企业和组织在社区参与以前如何引导与准备,个人主要涉及的是游客和当地参与生态旅游的社区群众之间的关系协调,其四川项目主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发展,也有一些在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项目,2. 1. 5、 需要协调的关系 生态旅游开发工程中需要协调的关系包括组织之间和个人之见两个方面,中国的生态旅游市场应该怎么定位,还没有一个成型的体系与标准,2. 1. 3、 旅游与旅游开发区当地人的权利 旅游开发商、 政府干部等应该把充分尊重当地社区群众意见,生态旅游对于这些 NGO 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课题,其目的在于社区扶贫和调动社区参与保护和发展的积极性,应学习国际上成功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经验,其中也有生态旅游的子项目,绿色环球 21 是一个全球旅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机构,WWF 主要是做环境保护的项目,缺乏旅游规划、 开发、 管理方面的经验,CI 也主要关注的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CBIK 李波在云南吉沙主要是做资源管理的项目,组织主要是指政府、 保护区、 旅行社、 企业这几者之间由利益的分配和责任的分工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协调,国内缺乏好的本土的生态旅游案例,没有一个通行的标准,从各个组织的项目可以看出,比如旅游开发中土地征用问题,现在在中国推行他的四大标准,社区的共识与合作以及公平的利益分享这几个社区如何参与的问题,它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也是和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内容,还是中国的富有人群,基本上都是自成体系,但主要是环境保护,它是企业在营销调研的基础上,另外一个具体的问题就是门票收费,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GTZ 在全国三个地方有项目(四川、 海南、 云南),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如果协调不好的会,有可能对整个开发过程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美国和平队是一个志愿者的协会,主要是提供人力资源,在这方面可能需要关注的是包括乡 村民主的分权过程,资源产权冲突的解决,定位是市场营销的一项战略性工作,都是独立的行动,并且已经有几个单位申请并通过了绿色环球 21 的评估,大家还处于一种探索的阶段,通过分析来确定本企业的服务对象,很可能造成很大的矛盾,外来人与当地人是否应该一样,让农民拥有对土地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目标群体是外国游客,保证他们的权利加以慎重考虑,需要进一步思考,社会资本的危机和法制观念的普及,如果激化以后甚至是不可调和的,所以引起大家的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于可开发等级的高保护区也可开发低环境影响的旅游活动,并不是所有的保护区都能同样地适应于生态旅游,其余 93%的保护区都可开发生态旅游活动[2],可开展生态旅游的保护区占 38%,2. 2、 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自然保护区适于生态旅游的程度取决于该保护区的设置目的,2. 3、 生态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1) 引起物价上涨 一般情况下,可开发捕猎旅游的保护区占 4%,不同的级别对应不同的生态旅游开发方式,世界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 结合保护等级和保护目的,旅游设施无序开发,可开展观光旅游的保护区占 19%,可进行科普旅游的保护区占 32%,自然保护区管理目标的设定不能只强调保护,最终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及自然资源的破坏,绝对保护区占 7%,结果是一方面旅游发展扩大了对农副产品的需求,旅游者和旅游也不负责任的行为,核心区过度开发,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当地动植物的正常生活,这势必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VI 资源管理保护区[2],影响了保护区的整体形象,可将自然保护区分为五个开发级别,由于游客的进入,当有大量外地游客进入时,尤其是与我国的保护区特殊处境不符合,从事旅游服务的工资所得高于务农收入,使保护区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2) 影响产业结构 原先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经济,外来旅游者的消费能力高于当地居民,因此除 7%的绝对保护区外,它们分别是 Ia 严格的自然保护区和 Ib 野生动物保护区,第二等级,第三等级,第四等级,第五等级,第一等级,有可能引起当地物价上涨,国内的自然保护区根据环境脆弱性、 生态敏感性、 环境容量、 干扰抗逆性等指标,设施泛滥不但使自然资源和景观遭到破坏与威胁,首要管理目标与资源利用相关的是 II、 III、 IV、 V、 VI 类保护区,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的建筑逐渐挤占了核心区,自然保护区内在开发建设中缺乏严格控制,忽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V 陆地和海洋景观保护区,形成不正常的产业结构变化,使生态旅游区的植被和土壤遭到践踏,提出简明的保护区分类体系,有六种类型: 需要严格保护的是 I 类,IV 生境/物种保护管理区,另一方面农副产品的产出能力下降,而且过高的基础设施投资,违法违章建筑不断出现,地价也会上涨,因此大量劳动力弃田从事旅游业,致使噪音污染、 空气污染、 水质污染等环境恶化现象出现和加重,由于从个人收入看,导致河床升高,III 自然纪念地,II 国家公园,不仅加剧水土流失,这与当今自然保护所面临的问题。
在增加旅游收益的同时促进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态旅游的核心目标是把保护自然资源和促进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而且让生态旅游者、 生态旅游经营者、 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 当地社区居民多方受益,也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认为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是生态旅游成功的关键,是直接受益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工作,著名的发展模式有肯尼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应该将“维系当地人民生活” 的责任内涵应用于实际,同时也负有繁荣地方经济、 提高当地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责任,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四川九寨沟风景区算得上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典范: 它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较先进,(4) 干扰当地居民的生活 由于旅游区所在地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它的开发可以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当地居民生活空间相对缩小,游客某些活动行为会破坏地质地貌的保护,该模式注重与当地居民进行利益分享,两种不同社会环境的成功案例说明: 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提供自然旅游体验的环境责任型旅游,交通工具的使用导致某些地貌形态发生改变,旅游开发还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侵害当地居民利益,(5)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旅游容量超载,缓解自然保护区和周边居民与当地政府的关系,生态旅游不仅让旅游组织者和旅游者受益,因而会干扰其正常生活,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旅游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源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休暇时间和有关旅游的流行时尚,生态旅游是一个关联性很强地产业,景区因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从而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问题,缓解了其“靠山吃山” 的传统生活方式与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给当地居民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3) 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作为现代旅游活动的主要成份消遣度假旅游有很大的季节性,导致一些地貌形态、 侵蚀速度加快,倡导社区和居民的广大参与,通过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开发,与传统旅游相比,如交通业、 餐饮业、 宾馆业、 旅游服务业、 纪念品制造业等,淡季时会出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闭置或严重失重问题,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建设带来危害,符合可持续发展观,随着外来游客的大量涌入和游客密度的增大,减少偷猎、 偷伐的现象的发生,集纳请自然保护区的压力,国际上,而这些都是旅游区所不能控制的,3、 典型案例 在国内,从而造成对立情绪,有开创性和前瞻性,才能永续地。
3. 1、 九寨沟的生态旅游模式 九寨沟的发展思路: 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景区经营收入只有 100 多万元,实现了景区突破性的发展: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年接待游客 10 余万人,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年接待游客人数仅 10 余万人次,发展促保护” 的永续发展之路,坚持走“保护促发展,“世界只有一个九寨沟,章小平提出“保护型发展” 管理模式,1998 年游客人数增至 40 万人次,发展到现在的 200 多万人,当时的九寨沟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落后,敢为天下先 九寨沟管理局局长章小平是今年十七大代表,年经营收入从当初的 100 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 6 亿多元[3],3. 1. 2、 保护发展并重,在 15 年的景区工作中,使九寨沟景区在生态、 环保、 建设、 管理等方面创造了许多奇迹,在实施保护的同时提升九寨沟知名度……克服种种困难,他的名字与享誉中外的童话世界九寨沟紧密联系在一起,章小平和九寨沟管理局一班人开拓创新,跻身生态典范 “当保护景区与经济效益产生矛盾时,时任九寨沟县玉瓦区副书记的章小平出任九寨沟管理局局长,顶住当时一些不理解的看法,做不到这一点,章小平积极参与完成了申报工作,收入达到 2600 多万元,员工人数不足 100 人,他们毅然决定以全球事业和战略眼光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为突破口,并于 1997 年获得成功,发展下去,在中国西部率先把九寨沟建成世界旅游精品,九寨沟成为当时全国唯一拥有两项世界级桂冠的景区,提升管理服务,游客人数迅速攀升,我们选择生态保护优先,必须把一个完美的童话世界留给子孙,特别是发达国家实施的财政支撑、 公益型管理模式,随着九寨沟声名鹊起,严格控制日进沟游客数量,在国内率先实施“限量旅游” 措施,为九寨沟风景区勾勒出科学的发展蓝图,有效维护了世界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经验的管理人才缺乏,不遗余力提高风景区品味、 保护自然环境,” 通过对比研究全球国家公园管理,” 章小平反复告诫自己和同事,章小平向国际标准看齐,1992 年 8 月,同时遏制了景区城市化倾向,完善设施建设,3. 1. 1、 找准突破口,优化旅游环境,我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沟外住”,经营方式简单,成功解决了保景与富民的世界性难题,加强自然保护,他是一位睿智坚韧的藏族青年,锐意进取,教导员,至此,较上年翻了一番,实现了“沟内游。
十几年过去居民的生活保障费随景区门票收入的增长而增长,对九寨沟景区给与高度评价: 九寨沟景区是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典范,保景与富民共生 九寨沟运营的理念一直以来坚持: 发展旅游就是要在壮大景区经济实力的同时,九寨沟管理局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随着九寨沟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景区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和周边乡 镇居民群众已成为景区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保障景区居民利益最大化,从每张门票中提取 8 元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九寨沟景区保持了每年 20%以上的经济增长,管理局每年向景区周边乡 镇提供 150 万元的外围保护经费,其经济收入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九寨沟管理局被评为四川省旅游工作先进单位,按比例提出一部分作为景区居民的生活保障费,为保护景区生态奠定了基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对景区总体环境监测予以肯定: 九寨沟保护科学严谨,风景区的一隅当地居民积极参加保护,管理局每年从门票收入中,坚持“政府、 业主、当地群众共向旅游资源开发收益” 模式,先后在景区修建了 4 个气象观测站、 2 个水文观测站和 7 个生态保护站及一批森林病虫害监测站和生态环境监测站,加强与国内科研机构和国家公园的专家学者的合作交流…… 2006 年 8 月国家旅游局、 国家环保总局、 国家建设部联合在九寨沟召开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鼓励景区居民入股参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经营,而是依托生态旅游开发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近年来管理局累计投入保护资金 3 亿余元,提高生活水平,2006 年景区居民基本生活费达到人均每年 1. 4 万元,——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九寨沟首批入选全国 5A 级景区,其美誉度也不断提高: 2004年,” 破解了景区“保景” 与“富民” 重大难题的章小平倍感欣慰,从而实现旅游企业和当地群众的双赢,坚持以人为本、 旅游富民,有力推动了景区管理机构和当地社区相融互动,“现在景区居民不砍树、 不种田、 不狩猎、 不放牧,并解决200 余名居民就业,多年来,在解决“保景与富民” 这一世界性难题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过去 5 年,为强化资源保护,提取10 元用于漳扎镇建设,促进共同发展,是 1998 年的 4. 6 倍,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3. 1. 3、 生态与和谐兼取,景区连续多年保持“零” 刑事案件、 “零” 重大投诉、 “零”,使九寨沟原住民从旅游业中实实在在受益,特别是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始终尊重、 切实维护援助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了世界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缩小贫富差距,一系列惠民举措的实施,与此同时,与此同时,2007 年初。
3. 2. 2、 安波沙提国家公园实例 安波沙提的当地居民马赛族人曾和政府议会有着严重的冲突,马赛马拉保护区和安波沙提国家公园发展旅游的模式值得借鉴,发展以当地居民(社区) 为出发点的生态旅游,3. 2、 肯尼亚生态旅游成功的经验分析 对当地居民利益的关注程度、 居民对旅游的参与程度与生态旅游的成功与否关系十分密切,尤其在保护活动与当地居民参与的结合上十分成功,1990 年时在马赛马拉区域只记录到5 头大象的死亡,安波沙提顺利成为国家公园,中央政府须将部分门票收入用于国家公园的管理与发展上,肯尼亚总统于 1971 年宣布中央政府拥有安波沙提的管辖权,应提出 600 万美元用于安波沙提国家公园,就是要顾及当地居民的利益, 保证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受益, 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安波沙提集水区是马赛人重要的水资源,在肯尼亚比较成功的生态旅游案例中,随着安波沙提划设成为国家公园,马赛马拉保护区内的犀牛和大象族群数量却能稳定增加,政府须聘用当地居民从事园区管理工作,所以马赛人对旅游发展颇有微词,还会尽力去保护他们,3. 2. 1、 马赛马拉保护区实例 马赛马拉保护区是肯尼亚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每年都拿出一定比例的收入回馈当地居民,马赛人就要让生存其上的动物消失,支持许多当地部落的发展计划,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明显看到当地民众态度的转变,经过十多年的发展,20 世纪 60 年代后,后经多方协调,反而增加了许多生活上的困扰,生态旅游带来的可观收入足以弥补他们的损失,当肯尼亚境内其他地区的犀牛和大象数量锐减时,其中还有 3 头是自然死亡的,以此推动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政府则以下列承诺回报马赛人的让步: 政府须在邻近湖泊兴建取水和引水设施,此时恰好生态旅游兴起,仅有 1 头犀牛死亡,由于野生动物出没、 游客行为或多或少会影响农牧活动,这种来自中央的强硬措施激怒了马赛人,他们大肆猎杀草原上的犀牛、 狮子、 印度豹、 大象等进行抗议,将水送至马赛人的土地,1977 年政府颁布禁猎令,迫使马赛人迁出此区域, 并另觅水源,他们清楚地表达自救意识: 要是中央政府要强行占取该土地,当地村,使其丧失作为一个国家公园的资格,肯尼亚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马赛自治团体对其他剩余土地保留拥有权,不仅不会去伤害他们,现在他们视野生动物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并且还是6 年来的首次纪录[4],还减少了风险,在世界银行所援助的3750 万美元计划中,而且这种收入比以往更丰厚、 也比较稳定,传统的马赛族人无法再靠贩卖猎物维生,增加就业机会,是他们生活的家园,地方议会也很慷慨,如兴建医疗服务站、 学校、 供水设备、改善牲畜蓄养设施以及道路的修建等,因为他们并未得到实际的利益,安全事故的优良记录,在这方面,它取得了显著成绩,矛盾进一步激化,结果是,如此。
生态旅游与当地居民利益——肯尼亚生态旅游成功经验分析,它使生态旅游真正成为解决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与当地民众三者矛盾的一贴良药,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是生态旅游成功的关键,生态旅游应该将“维系当地人民生活” 的责任内涵应用于实际,我们得出结论: 维系当地人民生活, 强调社区参与,发展旅游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社区的参与可使居民从旅游业中直接受益,生态旅游在这两个地区的顺利发展与取得当地民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社区参与旅游业有 4 个突出的优点: (1) 从经济方面看,也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3) 从社会发展方面看,这也许就是肯尼亚生态旅游发展给全世界的最重要的启示,, 马赛人开始自觉致力于保护野生动物 [4],生态旅游除了是一种提供自然旅游体验的环境责任型旅游之外,社区参与为保护提供了强大动力,(4) 从环境保护方面看,也负有繁荣地方经济、 提高当地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功能,从此马赛人觉得拥有这些野生动物是很棒的一件事,(2) 从旅游方面看,4、 结论 通过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现状问题的剖析,为了报偿当地民众在禁猎野生动物方面所达成的共识,? ? 参考文献 [1]万绪才, 朱应皋等.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旅游学刊[J], 2002(2) : 68 [2]杨絮飞,综合以上对马赛马拉保护区和安波沙提国家公园的分析,生态旅游的理与实证研究[D],国家公园周边以及区内的道路状况得到改善,魏诗登一开始就回馈当地居民 27 万美元,加以对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经验分析,不难看出,在一些贫困地区称为“旅游扶贫”,学校、 医疗站和村民活动中心就建在公园边上,2004: 146、 149 [3]中国旅游报 [4]张建萍,实践中发现,因为他们是高经济收益的象征,旅游学刊,从此,落的基础建设得以推动,渲染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增加了吸引力,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2003(1) : 60-63。
成功点赞+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100 积分
北京市卫健委 提醒,今日是国庆节假期最后一天,面临进返京高峰,出京旅行
“秋天的日子是半透明的 涂在金色的土地和田野上” 如果有一个季节,能让整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美的路上有风景。一条条公路串联湖北的名山大川、多彩
从靠山水到卖场景 从卖特产到拼创意 乡村旅游越来越好玩 “采摘”“收割”“
老君山两日自由行攻略,不抱团,自己做大巴或开车去攻略。有爬山和做索道两
旅游出行方式的简单比较 出游 方式 项目 比较 特点 优点 局限性 适合人群 适合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春夏秋冬,风景各有各的美。而自驾旅游的魅力,就在于
从北京海淀出发,自驾140公里左右,就可以看到另外一番天地。 这里是高山草
我们都是时间的旅行者, 为了寻找生命中的光。 终其一生,行走在漫长的旅途
原标题:三月赏花游 户外踏青走起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磊 通讯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