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冰雪旅游成为阿勒泰地区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大力发展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中新网新疆新闻11月7日电(孙学伦)新疆阿勒泰地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唱响了旅游的四季歌,牵动一产、托举二产”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以旅游业为主体。
阿勒泰向全国游客发出“冰雪旅游”邀请。
目前,阿勒泰推出“四区一带”冬季旅游线路,喀纳斯禾木极美雪乡冰雪旅游度假区、乌伦古湖冬捕民俗体验区、阿勒泰滑雪旅游度假区、可可托海雪山峡谷自驾旅游度假区和冬季黄金冰雪旅游带,重点打造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将军山滑雪场、野卡峡滑雪场、禾木国际滑雪场、阿尔泰山野雪公园。
阿勒泰是人类滑雪起源地、中国雪都。
庄严宣布中国新疆阿勒泰是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阿勒泰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一楼新闻发布厅召开“中国?新疆?阿勒泰是世界滑雪起源地”新闻发布会,2005年,2006年12月15日,距今约1万年至2万年前,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墩德布拉克发现古滑雪岩画,其年代属于旧时器时代晚期。
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独特,区域内拥有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的乌伦古湖,但降雪早、雪量大、雪期长、雪质优是阿勒泰地区独特的优势,这里是中国降雪最早的地区,有全国最美、最好的冰雪资源,是自治区确定的冬季冰雪旅游经济发展核心区,冬季降雪的厚度达到1米以上,高品质旅游资源200多处,极其适合冬季冰雪运动,绵延千里的阿尔泰山上分布着冰川河流、森林草原、湖泊湿地、地质奇观、大漠戈壁等诸多高品质旅游资源200多处,国家气候中心授予阿勒泰市“中国雪都”国家气候标志新名片,在将军山、乌希里克、可可托海宝石沟等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阿勒泰作为新疆的北极、人类滑雪的起源地,冬季冰层厚度可达到70公分以上,塘巴湖、伊雷木湖、喀纳斯湖等大小湖泊上千个,冬季气温(—13.6℃)适中,冰雪不仅世界少有,被称为雪中极品的“粉雪”,面积达到1035平方公里,阿尔泰山综合条件与同处于北纬45°~47°黄金滑雪维度的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北美洛基山区相媲美,全国更是绝无仅有,拥有A级景区39家,2018年8月,并且无风,小雪天数多,适宜滑雪天数超过85%。
这个冬季,阿勒泰冰雪旅游精彩纷呈。
2020-2021雪季,阿勒泰地区将举办80余项冬季冰雪旅游活动,制定冬季旅游优惠政策,全地区所有营业的A级景区免门票。
阿勒泰市“人类滑雪起源地纪念日”系列活动,阿勒泰将举办2020年第十五届新疆冬季旅游交易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以及十余项冬博会系列冰雪活动,主要有阿勒泰第二届国际黄金宝玉石文化节、地区第六届冬季运动会,提高阿勒泰在全国冰雪运动中的地位,扩大“人类滑雪起源地”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布尔津第五届雾凇节、哈巴河县第四届“醉美雪桦”冰雪旅游节、吉木乃县第三届萨吾尔冬牧文化旅游节、富蕴县第十四届冰雪风情节、福海县第十五届冬捕文化旅游节、青河县冰雪旅游节等,举办北京2022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宣誓、青少年速度滑冰赛、将军山高山滑雪公开赛,承办高等级冰雪运动赛事,争取建立国家、自治区冰雪运动训练基地,发出了“滑雪一千天,冲进冬奥会,有雪地赛马、叨羊、射箭等传统冰雪体育运动,11月27日,为祖国争光”的号召。
古老毛皮滑雪大赛、雪地赛马大会、直升机滑雪项目、冰雪嘉年华、湖怪主题创意雪雕赛、第十四届喀纳斯冰雪风情旅游节、秘境极限勇士挑战赛、林海雪原驾乘穿越、禾木原始年等10项主题冰雪旅游活动,喀纳斯、禾木极致冰雪,开展高山野雪滑雪挑战赛,目前禾木国际滑雪场开放中级雪道2条,冬季冰雪道路全部开通,吸引了广大滑雪爱好者纷纷前往,野雪场地3处,提升宾馆住宿条件,打造特色美食,推出民俗歌舞等,向全国游客发出诚挚邀请。
还能欣赏冰雪摄影展、冰上垂钓、元宵节猜灯谜、迎新年?赏花灯等,今年冬季将举办阿勒泰市啤酒节、布尔津县美食节、哈巴河县“醉美雪桦”美食节、福海县乌伦古湖本土鱼烤鱼大赛、吉木乃县萨吾尔大锅羊肉节,不仅能够吃到阿勒泰各种各样的美食,还能享受当地特色美食,来阿勒泰不仅能够体验冰雪运动乐趣,让您留恋往返。
北京市卫健委 提醒,今日是国庆节假期最后一天,面临进返京高峰,出京旅行
“秋天的日子是半透明的 涂在金色的土地和田野上” 如果有一个季节,能让整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美的路上有风景。一条条公路串联湖北的名山大川、多彩
从靠山水到卖场景 从卖特产到拼创意 乡村旅游越来越好玩 “采摘”“收割”“
老君山两日自由行攻略,不抱团,自己做大巴或开车去攻略。有爬山和做索道两
旅游出行方式的简单比较 出游 方式 项目 比较 特点 优点 局限性 适合人群 适合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春夏秋冬,风景各有各的美。而自驾旅游的魅力,就在于
从北京海淀出发,自驾140公里左右,就可以看到另外一番天地。 这里是高山草
我们都是时间的旅行者, 为了寻找生命中的光。 终其一生,行走在漫长的旅途
原标题:三月赏花游 户外踏青走起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磊 通讯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