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拥有黄果树、龙宫、织金洞、红枫湖、 舞阳河、兴义马岭河峡谷、荔波樟江、赤水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铜仁梵净山动植物、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赤水原生林和草海鸟类栖息衍生地和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 溪、百里杜鹃等2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形成了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交相辉映的丰富旅游资源,遵义会议会址、从江增冲鼓楼、盘县大洞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被誉为天然“大公园”。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它那奇特的山水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古朴多彩的文物古迹、宜人的气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宾朋。
贵州的山,石灰石溶积岩是贵州省地貌的主要特点,贵州的水蜿蜒于崇山峻岭,秀峰林立,挺拔林立,贵州西部的草海,贵州省与江南的秀丽玲珑,风化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可谓“无山不洞,看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大自然的奇迹”龙宫、别有洞天织金洞、湖光山色红枫湖、山水名胜舞阳河、风光秀丽的赤水十丈洞瀑布,塞北的豪气冲天,青藏的舒展圣洁等相比,另有一种独特韵味,层峦叠嶂,各具风姿,奔腾穿泻于深峡幽谷,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无洞不奇”,千姿万态,湖泊给这个山区省份增添了几分妩媚,绿如碧玉,风景优美,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以及以瑰丽多姿的“小七孔”。
形成89公里奇峡壮观,沿河乌江山峡有“千里画廊”之誉的乌江,流经沿河132公里,山峡北接重庆市乌江峡谷旅游线,从南至北由夹石、黎之、银童、土坨、王坨等五个峡段和百丝坨、洗心泉、珍珠洞、黄龙泉、飞龙过江等30余个主要景点组成,峡岸奇峰对峙、滩险壑幽、飞瀑流泉、嵯峨怪石、古树苍藤、珍禽异兽,蔚为壮观,景观奇特,南邻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民族风情游
各民族历史悠久,还居住着48个民族,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习俗,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每年五彩缤纷的民族节日达1000多个,成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贵州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热情质朴、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各具特色,除汉族外。
贵州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它那浓郁的民族风情犹如醇美的茅台酒令人心醉,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多彩的民族服装,侗家鼓楼和风雨桥、苗族吊脚楼、布依石头寨,侗族大歌、傩戏歌舞、芦笙铜鼓,壮观的斗牛大赛,惊险的上刀梯、下火海,都令人啧啧称赞,心仪不已。
名胜古迹
贵州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代代勤劳勇敢的贵州人民留下了众多叹为观止的古迹名胜,灿烂的文化。
村内一条街、戏楼、和数十户民居建筑完好地保存着明清特色,保存着较为完好的屯门、屯墙和哨棚,村内古树成荫,是一座现存的屯堡文化地面博物馆,安顺云山屯古建筑群 位于安顺城东七眼桥,是明代汉族移民的古村寨,山势峻峭,风景秀丽。
是苗族古老村寨,该寨是咸同苗族农民起义将领杨大六的故乡,村民背山面水落寨,村民热情好客,以吊脚楼为特色,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从山脚修到山腰,雷山郎德上寨古建筑群 位于雷山县城北门公里,雷山县郎德上寨始建于元末明初,依山就势建房,寨路以石板铺没,小溪从寨脚流过,当年战斗遗迹迄今历历在目,有以米酒和苗歌拦路迎客之俗,拦路酒多至12道。
是侗乡典型的风雨桥建筑,地坪风雨桥全系杉木构造,桥全长70米,黎平地坪风雨桥 位于黎平县地坪乡,远看像桥上鼓楼,高5米,上有桥楼3座,为5重檐四角攒尖顶,中间一座最大,顶端安置一个葫芦宝顶,是侗族人民建筑艺术的结晶,又称“花桥”,始建于清光绪8年(公元 1882年),尔后几经修葺,无一钉一铆,衔接无隙,布局严谨,技艺精湛。
石阡万寿宫是始建年代较早、建筑规模较大、装修工艺较精、民族特点较浓、文物价值较高的一座,石阡万寿宫 位于石阡县城,修之者将飞檐翘角的仡佬族民居特点融八传统建筑中,在贵州高原为数众多的江西会馆中,始建于明万历初年,使中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协调一致。
”内外三城城城相连,当地民谚谓之曰:“里三层,外三层,逐渐形成城中有河、河外有城的特殊形制,城墙围水小西门,福泉明城墙 位于福泉市城区,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后一扩再扩,上下贯通,气势壮观。
大成殿前的云龙柱为玲珑剔透的镂空雕,大成门前的云龙柱为雄浑粗扩改高骨雕,无处没有石雕石刻,是罕见的古代石雕精品,安顺府文庙 位于安顺市西秀区,在占地11亩的安顺府文庙内,柱下为两对栩栩如生的狮形柱础,始建于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其后历经多次维修、重建,现为贵州省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
其上建有9关,屯内面积1.59平方公里,关关石墙相连,各关均以巨石垒砌,遵义海龙屯 位于遵义市北30公里之龙岩山上,由外城、内城构成,建于悬崖之巅,史称“龙岩屯”,是700多年前明代播州杨氏土司的庄园和城堡,地形险要,是一组极具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古代建筑群。
杨粲墓 位于遵义县皇坟嘴,杨粲是南宋播州(今遵义一带)沿边安抚使,其墓规模宏大,墓室内外浮雕极为精美,为夫妻分室合葬石墓,建于南宋淳佑年间(公元1241年—1251年),官终武翼大夫,石刻装饰构图奇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重修奢香墓,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奢香病故,奢香墓 位于毕节地区大方县城郊,奢香是明代贵州着名的彝族妇女士司,洪武初年代夫袭贵州宣慰使职,置奢香夫人纪念碑,朝廷曾派专使参加其葬礼,为加强彝汉人民的团结、密切西南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贡献卓越,她识大局,开驿道,靖边乱,有贤名,保存至今。
从江增冲鼓楼 位于黔东南从江县城西北83公里的增冲侗寨,在侗寨鼓楼群中独占鳌头,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该楼呈塔形,平面呈八角形,建筑结构非常复杂,制作工艺十分精湛,造型优美而奇特。
是一座彝族土司庄园,沿围墙设有6座8至12米高的土筑碉堡,该庄园坐东向西,建于清道光元年(公元 1821年),依山势而建,大屯上司庄园 位于毕节市区东北约80公里处,庄园不仅规模较大,四周有高约2米的砖砌围墙,前面缓坡低平,渐次升高,而且保存较完整。
镇远青龙洞 位于黔东南镇远县城东的中河山,完善于清光绪三年(公元 1877年)的几组古建筑群的统称,含青龙洞、中元洞、紫阳洞、万寿宫等多组建筑物,是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融宗教建筑、徽派建筑、民族建筑于一炉,堪称山地建筑博物馆,该建筑群集儒、释、道多种文化于一体。
息烽集中营旧址 我省主要红色旅游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车耀先、罗世文、张露萍等革命先烈在这里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是抗日战争国民党军统局在西南地区关押革命志士的最大监狱,位于贵阳市息烽县阳郎乡,爱国将领杨虎城及夫人、儿子也曾被囚禁于此地的玄天洞。
黔东特区第四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就在该镇,正门上部用石灰写有“中国工农红军沿河县第四区革命委员会”,座西向东,现有保留完好的四合院6座、石板街、贺龙钓鱼台、 罕见的草书碑、严寅亮等人书写的匾,淇滩古镇 位于沿河县城南部10公里处,此镇开发较早,古迹较多,为砖木结构房屋,建于晚清时期,正面三门相连,内为四合天井,总面积810平方米,198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产品
5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1.8万个民族文化旅游村寨,国家5A级旅游区2个,国家4A级旅游区3个,黄果树等1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侗族大歌等31项5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织金洞等6个国家地质公园,百里杜鹃等21个国家森林公园,梵净山等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现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1个,六枝梭戛等4个国际性民族生态博物馆,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青龙洞等3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逐步推出高原喀斯特生态、丹霞桫椤生态、苗侗文化生态和民族文化、屯堡文化、长征文化、国酒文化、阳明文化、洞穴文化、夜郎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向东沿伸至广西、湖南的黔东南苗侗体验原生态民族文化及自然生态的特色旅游线,向南沿伸至广西的荔波绿色喀斯特和布依、水、瑶民族文化旅游线,贵州已经形成贵阳、安顺、荔波、凯里-镇远、黎平-从江-榕江、兴义-安龙、梵净山、遵义、赤水-习水-仁怀、织金-黔西、威宁-六盘水、乌江峡谷等综合旅游区和特色旅游区,以观赏喀斯特景观和体验多民族文化为特色的西线黄金旅游线,向北沿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长征文化、酒文化和丹霞风光旅游线,现已形成以贵阳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延伸的跨省精品旅游线:沿贵阳至黄果树高速公路与云南联接的,目前,从产品空间分布上,以民俗体验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已成为贵州旅游新的亮点,具体为六大重点精品旅游线路:。
1、 林城贵阳休闲度假游
2、 壮美大瀑布、神奇喀斯特精华游。
3、 黔北名酒文化之旅精华游
4、 黔东南苗侗文化体验游
5、 黔东名镇名水名山寻访游
6、 地球“绿宝石”原始生态探秘游。
夏季的漂流和避暑度假之旅,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热点地区,一批季节性旅游产品也逐步开发出来,秋季的观瀑、吃新之旅,冬季的民俗体验、温泉疗养之旅等,到2010年贵州将成为多民族特色文化和喀斯特高原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如春季以观赏油菜花、杜鹃花为主要内容的赏花踏青之旅,此外,除了以上精品线路外。
北京市卫健委 提醒,今日是国庆节假期最后一天,面临进返京高峰,出京旅行
“秋天的日子是半透明的 涂在金色的土地和田野上” 如果有一个季节,能让整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美的路上有风景。一条条公路串联湖北的名山大川、多彩
从靠山水到卖场景 从卖特产到拼创意 乡村旅游越来越好玩 “采摘”“收割”“
老君山两日自由行攻略,不抱团,自己做大巴或开车去攻略。有爬山和做索道两
旅游出行方式的简单比较 出游 方式 项目 比较 特点 优点 局限性 适合人群 适合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春夏秋冬,风景各有各的美。而自驾旅游的魅力,就在于
从北京海淀出发,自驾140公里左右,就可以看到另外一番天地。 这里是高山草
我们都是时间的旅行者, 为了寻找生命中的光。 终其一生,行走在漫长的旅途
原标题:三月赏花游 户外踏青走起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磊 通讯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