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域旅游与健康婺源“同频共振”,建设健康婺源,婺源实施“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最美乡村”战略,就没有全面小康,为决胜全面小康,婺源下好“健康+”一盘棋,央广网婺源12月29日消息(通讯员江配华 吕富来)“没有全民健康,”新时代,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带动8万多人吃上“旅游饭”,全县70%以上的人口从中受益,取得明显成效。
“健康+中医”,发展健康旅游示范区。
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进景区试点工作,新建中医药养生基地2个,全方位提升中西医融合服务健康能力,如今,婺源共建有中医馆11个,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8390亩,同时。
“健康+体育”,打造天然户外健身场。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空气、地表水质量,森林覆盖率高达82.64%,负氧离子浓度高达7-13万个立方厘米,使得婺源成为天然户外运动目的地,婺源山清水秀,空气、地表水达国家二级标准,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等,是首批中国天然氧吧。
获评“全民健身示范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等,获评“全国青少年户外运动基地”称号,打造了体育旅游“婺源模式”,大鄣山乡凭借独特而优越的户外旅游资源,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登山、徒步、骑行、露营、攀岩、溯溪、垂钓、滑翔等户外运动,婺源优先发展群众性健身活动,每年承办国际、国内大型品牌赛事活动达30余项,“古驿道、河流、峡谷、水库、溶洞……”散落在婺源乡村的体育资源丰富,全年徒步游客达3万余人次,珍珠山乡举办环秀水湖国际越野赛、逍遥峰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等系列重大体育赛事,先后吸引了海内外数百万人次前来参赛、旅游,深受广大户外爱好者追捧,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共享“健康红利”,是人们健体养生的向往地,近年来,其中。
婺源还实施好锦绣画廊自行车道、思口微马小镇等一批体育项目建设,婺源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打造了五龙源漂流、石门山峡谷、灵岩洞探险等一批体育旅游型景区,打造全国最大的天然户外健身场,如今,推动“健康+体育+旅游”事业蓬勃健康发展,形成了有高山可攀岩、有峡谷可溯溪、有溶洞可探幽、有密林可露营、有古驿道可徒步、有湖泊水库可垂钓、有景点可摄影等“健康+体育+旅游”新气候。
“健康+义诊”,打造高端医疗新飞地。
在粤上饶籍医学专家委员会婺源讲学义诊公益活动举行,中山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首任院长(终身荣誉院长)、原中央保健局专家组成员汪建平率在粤上饶籍医学专家来到婺源,今年10月,为当地百姓和游客“送健康”,在人们在“家门口”享受高端医疗服务。
也为婺源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打造婺源高端医疗新飞地,近年来,建立对口支援长效机制,据了解,既让婺源百姓有了获得高水平诊疗服务的机会,婺源已有3000余人享受专家义诊带来的“健康福音”,常态化开展专家义诊活动,加快推动健康婺源建设,婺源加强同在沪上饶籍医学专家、在粤上饶籍医学专家、在昌上饶籍医学专家等沟通联系。
婺源县人民医院与江西省第一人民医院、江西省二附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江西省二附院常年选派3名高端医疗专家坐诊婺源县人民医院,婺源县中医院与江西省中医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婺源县妇幼保健院与江西省妇保院、江西省儿童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等,在义诊专家的“牵线搭桥”下,进一步提升了婺源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如今,开展科室共建,开通“转诊绿色通道”。
婺源还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179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已完成151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通过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和创新婺源籍在外医疗专业人才引进等渠道,26个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部到位,为加快健康婺源建设步伐,将人才充实到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同时,目前。
奋力将婺源打造成为健康旅游的绿地、医疗人才的高地和健康扶贫的福地,婺源卫健系统群策群力,为“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最美乡村”提供“卫健方案”、贡献“卫健力量”,围绕“健康+”做好文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眼下。
北京市卫健委 提醒,今日是国庆节假期最后一天,面临进返京高峰,出京旅行
“秋天的日子是半透明的 涂在金色的土地和田野上” 如果有一个季节,能让整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美的路上有风景。一条条公路串联湖北的名山大川、多彩
从靠山水到卖场景 从卖特产到拼创意 乡村旅游越来越好玩 “采摘”“收割”“
老君山两日自由行攻略,不抱团,自己做大巴或开车去攻略。有爬山和做索道两
旅游出行方式的简单比较 出游 方式 项目 比较 特点 优点 局限性 适合人群 适合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春夏秋冬,风景各有各的美。而自驾旅游的魅力,就在于
从北京海淀出发,自驾140公里左右,就可以看到另外一番天地。 这里是高山草
我们都是时间的旅行者, 为了寻找生命中的光。 终其一生,行走在漫长的旅途
原标题:三月赏花游 户外踏青走起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磊 通讯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