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寒假千万别再带孩子旅游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2-21 10:13

寒假带孩子去哪里旅游好

原标题:放寒假了,千万别再带孩子去旅游了。

儿童不要去旅行,只是期望父母们不要“人云亦云”的带孩子去,“儿童要旅行”已经被妖魔化,不明所以,给孩子留些体验,又被一些大V强调之后,更是浩浩荡大势所趋,不得始终,做她这个年龄该做的、想做的事情。

放寒假千万别再带孩子旅游

在“长见识”的背后暗流涌动的是消费层次的较量:。

你带不带孩子出去玩

你带到哪里去玩

你们住什么酒店

孩子的玩伴都去过哪里。

你们买什么礼物回来给老师同学。

这一个假期的出行,在孩子的作文里怎么被描述。

放假前后,聊得都是“放假你们去哪啊”,在妈妈们接孩子放学的聚点,在办公室有孩子的父母中午吃饭的时候,在你跟邻居家长碰面的寒暄里,这一句话背后,体现的不是你的教育观念,而是你有钱有闲吗,你玩得起吗。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能不去,不管你是真心想带孩子出去“长见识”,还是比较心做祟,不管你的经济实力如何,你都被卷入这阵风中,也不得明辨。

为炫耀而去旅行,不如不要去。

02

见到了,不等于长了见识。

城市化生活带来了玩伴匮乏、自然接触匮乏,电子设备和大型游乐场泛滥,为弥补这一缺失,我们选择带孩子出行。

带到另一个城市的动物园、海洋公园……,从一个城市的海洋公园,带到了一个更大的游乐场,可是我们带孩子去香港、去韩国,只是把孩子从你家门口商场里的小游乐场,现在还推出了最适合带孩子去的十家度假酒店……,去马尔代夫,去欧美,这些量身定做的高大上旅行。

“见到没见过的”和“长了见识”不能划等号,带来的并不是与之相等的见识增长,昂贵的投入,“孟母三迁”为的是让孩子在“好环境”中得到熏陶,到现代却逐步演变成对“物质繁荣”的嘘唏感叹。

在这些更豪华,更现代的环境中,如果我们一味强调旅行,而不去审视什么样的旅行,得到的多是享乐与消费,最后结果就是,大家拿钱给航空公司和旅游公司做贡献。

为享乐而去的旅行,不如不要去。

也许你会说,我带孩子去的都是户外,不是高级场所,那么下面一段是说给你听的。

03

把人生体验还给孩子

思考别人为什么活,旅途所见与内心所遇结合起来,“在旅途中,自己应该怎么去活,看到各种各样的生活,明亮了眼眸,充盈了精神,体验了生命,改变了人生”,这是有些人所谓旅行的意义,这其中更多是想当然的“我认为”和“我以为”。

还硬要她看出点什么,于是大人硬要她看,她最想去的还是游乐场玩,小孩子,尤其是学龄前儿童,不管她到哪,那么多名胜古迹她不在乎,不感兴趣,实在可恨可笑。

一个孩子,也许乐意对着马路牙子发呆一上午,而不在意是中国的马路牙子还是外国的,这是她发自内心的探索过程。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肯定跟大人看到的不一样,孩子到底能从中看到什么,我们无从得知,她看到的,所以,所有大人以为的旅行目的,从头到尾都是错的。

你才对自己和别人要“怎么活着”感兴趣,才有探索的欲望,不也是浑浑愕愕无明的活着,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当你真正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我为什么存在”的时候,甚至有人到了成年。

在小时候就由你带着他去呢,你觉得他还有兴趣再去一次吗,为什么把那些,孩子十几岁要跟同龄人结伴而行的地方,等到他大了,想要自己探索这个世界的时候,看到你们曾经在各个景点照的照片。

很多时候,我们带孩子转遍全世界的结果,不是让他对这个世界有新的“认识”,只是他被迫在你的安排下,完成了家长的夙愿。

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这样的旅行,儿童不要这样的旅行,是的。

然后找个好工作,行万里路长见识,长了见识以后呢,这与孩子的幸福有一毛钱关系吗,为了孩子的竞争力更强,让他考好成绩有什么不同的高级之处吗,有一个你认为意义上的好生活,这跟你让他去学钢琴。

当今的教育,就像这发疯的儿童旅行一样,以“为孩子好”的名义不及思索的用一件错事去弥补另一件错事。

没有欲望去探索的旅行,不如不要去。

04

旅行对孩子的意义取决旅行对父母的意义。

不停的告诉孩子看,是不是闭关狭隘,我们带着孩子出去,全是围着孩子转,我们希望孩子读万卷书,也能行万里路,至于他长大以后,取决于你对旅行的兴趣和行动,你从中看到了吗。

不是为了带孩子出去才行万里路,你先去行万里路,而是因为你自己对旅行感兴趣,这就跟兴趣班是一样的,培养不出有艺术情趣的孩子,孩子学的是父母,一个没有业余爱好的家长,注意,你能做到吗。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被装到笼子,带到野生动物园的经历,笼子外那些悠闲的动物,是如何看我们呢。

其实,很多旅行无处不在牢笼之中,我们经常自欺欺人的为旅行而旅行,你真的从中体会到了你讲的那些意义吗。

对旅行没有热爱的父母,不如不要带孩子去。

05

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不在酒店和景点里

不管走到哪,我们住的是标准化的酒店,看得是大门票套着小门票的景点,甚至吃喝,都是在各地都有的连锁快餐店里解决,难道在名胜古迹照了相,就算是旅行吗。

我们于这个新的城市,这个城市的生活,等我们离开的那一刻,还是一片陌生,或者说是根本没有过融入和接触。

简单的参观游览,拿回来的一堆照片,那不是真正的旅行。

才能体会当地人的生活和风土人情,哪里会有对生活、对生命的观察和思考,你一定要在某个地方居住一段时间,走马观花式的旅游,除了身体的疲惫和人云亦云的感受。

让她交到几个当地的小朋友……这段经历给她带来什么,让孩子坐上当地的公交车,都是不卖票的真实生活……,去当地的集市,都不是人为制造的,我们不知道,让孩子去村里那条小河汤水,她经历的,让她坐在门口的老树下打盹,如果你能在假期跟某个家庭互换,你有足够的时间,但我们知道的是。

走马观花的旅行,要它何用。

06

那怎么办

以上旅行,我坚决提倡儿童不要去,那是不是就不要带孩子出去了,天天在家观察马路牙子。

当你明白旅行与否可以不畏压力,不为炫耀……。

当你明白享乐主义盛行之下的变味旅行……。

当你不去给孩子安排不适合他的旅行,剥夺他的体验……。

当你能首先重拾自己对旅行的热爱……。

当你真正找到观察生活之源头……。

你就知道怎么去做了……。

渴望在草地上打滚,渴望跟小朋友玩过家家的时候,当她很小,抓虫子,我不会只为满足自己,痴迷于带着她长途劳顿……。

当他长到足够大一点,允许他自由安排自己和小伙伴的假期,一起去经历这个世界……。

对我说:我也想去天门山看看的时候,我会带她去……,当她在一篇《望天门山》读过之后。

当我在坚持户外活动,她开始感兴趣的时候,我会让她跟着去……。

当我有机缘,真的在给她设计生活经历的时候……。

是的,这才是起点

不是只有做飞机出门才叫旅行。

没有思考与欲望在先,不会有所谓的新发现。

没有榜样,再多的安排都是徒劳。

儿童不要去旅行,只是期望父母们不要“人云亦云”的带孩子去,“儿童要旅行”已经被妖魔化,不明所以,给孩子留些体验,又被一些大V强调之后,更是浩浩荡大势所趋,不得始终,做她这个年龄该做的、想做的事情。

版权申明:文章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 聚焦都江堰全域旅游文旅创新之变......
  • 高考结束考后打算一场说走就走旅行
  • 黄山旅游夏季嘉年华仲夏星空奇缘旅来
  • 简析民宿乡村旅游地位作用
  • 六市乡海潭人家拟定江西省4A乡村旅游点
  • 湖北旅游攻略
  • 肥城洛阳旅游线路
  • 五一出游攻略龙州重温红色历史
  • 广州增城三大美丽乡村旅游攻略
  • 陇南旅游局
    • 北京:国庆假期最后一天 自驾游进返京人员主动
    • 中国的秋天,哪儿哪儿都美
    • 初秋打卡地!湖北这十条风景绝美的公路,都是
    • 从卖特产到拼创意 乡村旅游越来越好玩
    • 老君山两日自由行攻略,不报团,自己做大巴或
    • 比较:自驾Vs跟团VS户外俱乐部…各旅游出行方式
    • 自驾露营很美好,带上这个设备,让旅行更享受
    • 不出河北,户外徒步露营,这个阿尔卑斯山藏得
    • 旅行,是一场修行,是为了在路上遇见更好的自
    • 广州:三月赏花游 户外踏青走起

    精品行程推荐